办公系统
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聚焦“双一流”】“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首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作者 : 刘静
来源 : 中国高校科技
发布时间 : 2022-05-31
阅读次数 : 239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对我国高等教育做出的长远布局,将助推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当前,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展,实施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评价,是确保“双一流”建设过程管控、动态调整、全面管理的核心举措。

2021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成为指导“双一流”建设评价实施的里程碑式文件。该文件指出,“设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注重考察期中和期末建设目标达成度、高校及学科发展度,合理参考第三方评价表现度,形成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督促高校落实建设主体责任,治本纠偏,持续提高建设水平”。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及未来“双一流”建设评价实施的基础。本研究将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监测体系的构建为例,为“双一流”建设监测评估的实施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应用于“双一流”建设实践的必然性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长周期的评价反馈,不能满足当下及时改进的需求;传统的以数据填报为主的数据搜集方式,无论对填报者而言,还是对评审者而言,都是耗时耗力的工作;主观性极强的经验式判断,极易产生判断误差,不利于科学决策。在大数据的驱动下,社会期待着世界一流大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

(一)过往评价理念和方法的不适应性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全面发展,对教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革着教学过程,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新冠疫情在客观上促进了大规模在线学习的推广与应用,也推动了教育评价改进的探索步伐,借助网络学习所产生的数据留痕,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已渗透到课堂当中。这一变化正在向我国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发起挑战,也将对后疫情时代的教学评价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大学评价领域,大数据的应用步伐似乎缓慢了许多。

通过对德、日、韩等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国家进行研究,发现各国目前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基于大数据高校监测与评估。从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实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评价中能够看到,各国的评价都是基于传统的周期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开展,主要包括年度评价、中期评价、期末评价等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内部自我评价与外部专家评价两种形式。这些评价方式沿袭了过往评价的特征,周期长,指标多,主观性强。在评价周期方面,2020年日本实施了“全球顶级大学计划”第二次中期评价,从其评价环节设置发现,其内容包括书面评估、面试评估、现场调查、咨询评估、评估决策等。该项评估从2020年7月开始,预计耗时半年多时间,于2021年3月公布评价结果。在指标项目方面,2019年5月,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在BK21Plus官网发布了项目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表格体系。从所公布的表格来看,展示了2013年至今六年不断细微调整的指标体系,各高校对建设的全部内容开展了持续六年的数据录入工作,指标项目众多,工作量极大。在评价主体方面,德国的卓越系列项目在2008年和2015年开展的两次内部评价中,评价数据主要以质性文本数据为主,数据来源是遴选申报书、年度报告、评价报告、座谈汇报、问卷等内容,评价结果主要来自专家的主观感受。

(二)监测评估应用于“双一流”评价的理论构想

大规模高等教育数据的汇集,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数据的挖掘、搜集、清洗、分析、呈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应运而生。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数据,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具有时间尺度密集、空间尺度多样、价值尺度多元的抽象特征,以及常态化、客观性、形成性、多元性的典型特征,具有监测、预警、评估的基本功能。通过“常规性、连续性、系统性与制度化的采集,能够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持续改进、科学决策与多元判断服务”,能够“增强评估的精确性,促进评估的及时性,实现评估的开放性,强化评估的预警与预测功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过程性和目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现实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从概念、特征、功能、优势等方面来看,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其理念设计符合大数据驱动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改革需求。

在操作实现方面,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也为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该理论认为,为实现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常态化,应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该平台由“采集系统、分析系统、预警系统、反馈系统和文化”组成,确保持续采集数据粒。另外,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实施中,需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一元和多元,定性和定量,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指标设计方面,认为“指标体系是监测评估实施方案的核心。在设计评估指标时,应首先明确收集什么样的信息、谁来收集、何时收集、怎样收集、收集的频率等具体问题。评估指标既要反映人才培养工作中定量的、物理的、可感知的显性因素,也要能捕捉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量的隐性要素”。从操作层面来看,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为大数据背景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提供了可行的实现方法。

总之,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处理全样本、全过程、全景式、交互式、全透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数据提供了现实方案,代表了未来教育评估的发展方向。

(三)指数方法的选择

诞生于18世纪的指数理论,在此后的200余年间获得不断的发展,其理论愈加丰富,应用愈加广泛。指数在以往的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经济测度的重要工具,受到普遍的关注。当今世界,指数的应用涉及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分析和预测工具,被广泛地使用与深入地研究。在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指数将凭借其相对性、综合性、动态性等特性,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学者们对指数功能的界定,认为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及其内部各个因素的变动情况,并呈现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程度,进而预测复杂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总之,指数能够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一个复杂事物,具有多种属性,其监测内容包括世界一流大学的投入、产出在时间上的多种类别数据,这些数据既有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又有空间上的普遍差异。通过指数的方式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进行描述,能够整合世界一流大学不同维度的状态,从而总结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总体状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有利于多元利益主体进行直观分析,实现不同高校横向上的对比,以及同一高校不同年度纵向上的对比。总之,指数的形式克服了传统评估缺乏直观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等问题,能够为政府、公众、高校全面了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为多元主体管理、决策与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形成与监测目的高度相关的综合信息。

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概念框架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是指多元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密切关注各建设高校在五大建设任务与五大改革任务中投入、过程和结果,直观呈现各建设高校的现实状况和动态变化过程状态,展示各建设高校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达成情况,从而实现为多元主体进行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依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这一核心概念界定,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是指利用指数的方式反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的方法。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本质是监测评估,它反映了从经验到数据的认知模式转变,以及从高等教育管理到高等教育治理的管理模式转变。从本质而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体现了监测评估的时间、空间、价值属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时间属性反映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时间分布和周期,空间属性反映系统要素及其结构的空间分布和延展,价值属性反映客体对主体预期的满足程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强调用数据说话,反映了从经验和直觉的判断到数据测度这一认知模式的转变。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贯彻高等教育治理理念,将助推信息公开及教育治理的进程。

(一)核心要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内容丰富多元,包含五大建设任务与五大改革任务,开展动态监测实践需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掌握核心要素使监测的实施科学可行。世界一流大学虽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然而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思考,认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要符合“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一般规律,又要与外部社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既要考察世界一流大学内部建设情况,也要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外部影响情况。内部建设情况,除考虑人、财、物等内容外,也要考察内部制度、治理、文化等内容。外部影响情况,除考虑对社会、国家、世界的贡献引领外,也要考察外部对大学的评价情况。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的核心要素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要素:首先,从本质来说,要满足世界一流大学的一般标准与特征,因此,大学建设基础是监测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次,从功能来说,要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价值,因此,社会贡献情况是监测的核心要素之二;第三,从影响来说,要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已有外部评价,因此,国际影响情况是监测的核心要素之三。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体现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国际认可三个导向,这三个基本导向是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准绳。在这三个导向的指导下,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的核心要素出发,由建设基础指数、社会贡献指数、国际影响指数三个分指数构建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它由若干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的三个分指数构成。实施监测评估,促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服务科学决策与提升改进,是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目标。总之,通过持续搜集数据,实时反馈状态,最终实现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支持。

(二)主要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是“双一流”建设过程监测的创新工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应具有核心性、动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基本特征。

一是核心性特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设置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的核心要素出发,反映一流大学本质、社会服务贡献、国际评价影响三方面的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指标,摒弃大而全的理念,客观反映重要信息,排除重复性及次要性指标。二是动态性特征。动态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反映建设状态的动态变化性,另一方面反映指标框架的动态性。三是科学性特征。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指标设计、数据搜集、权重设计等方面,都应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数据搜集要科学权威,应保障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四是可行性特征。指数在设计上,要简洁明了,便于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学习和使用;在数据上,要易于获取,便于分析;在使用上,要简单易行。

(三)构建目的

与“功能”相比,“目的”强调外在意图和应用取向,因此,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目的代表了设计者和使用者的直接需求,目的在于服务持续改进,服务科学决策,服务多元判断。

一是服务持续改进。构建动态监测指数这一常态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异常情况,预测未来趋势,促使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时刻反思建设行为,自觉形成改进建设举措,加速建设进程。二是服务科学决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将及时反馈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状态,不仅能够提供所有建设高校的横向对比,也能够提供每所高校在建设周期内的纵向对比;不仅能够提供时间上的比较,也能提供区域空间的建设对比情况,从而为高等教育宏观和微观主体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服务多元判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构建,将为公众提供了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情况的合理途径,最终服务多元主体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促进我国“双一流”的建设与发展。

(四)实现功能

与“目的”相较,“功能”主要强调内在属性和工具价值,因此,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功能代表了自身属性如何满足外部需求,功能在于通过监测,回溯反馈当前和以往建设状态,前瞻预测未来建设状态,并实现鉴定的功能。

一是回溯建设行为,反馈建设状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通过连续性的数据搜集,为回溯过往与判断当前的建设行为提供了支持,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记录与分析,从多个维度“再现”了过往与当前的建设行为,展示了建设成效,反映了建设问题。二是前瞻建设趋势,预测风险危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不仅仅是针对信息的“回溯”,还在于对趋势的“前瞻”。通过连续性的数据搜集,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也为科学预测的开展提供了支持。三是监测建设状态,鉴定建设成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形式上是一个与基准数比较的相对数,实际上是某个高校与基准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间的差异状态。通过这一判断,就能够对两所高校,甚至是更多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进行高低判断,从而促进各方利益主体加深对建设状态的综合认知,合理改进建设行为,提升建设成效。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监测指数的应用研究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从三个核心要素出发,有建设基础指数、社会贡献指数、国际影响指数三个分指数。建设基础方面,拟设计关于人、财、物、文化等能够反映一流大学的一般标准与特征的指标;社会贡献方面,拟设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相关指标;国际影响方面,拟设计大学外部评价的相关指标。从清理“四唯”、数据连续易得、测算合理可行等原则出发,并通过对指标的聚类分析、时序稳定性分析处理后,最终选取32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用于测算的指标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综合主成分分析、德尔菲法等权重设计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设置,最终形成的权重情况如表2所示。

最终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发现,32所高校2016-2019年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均保持了上升趋势(见图1)。清华大学以较高的指数规模领先于其他各高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于第二梯队,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紧随其后。上述10所高校的总指数规模高于32所高校的指数规模均值,通过对比10所学校4年间的指数变化情况能够看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的2019年总指数水平较之2016年总指数水平而言,显示了较大的增长量。

为进一步说明32所高校4年各项指数的综合变化情况,可对32所高校各项指数的平均值进行监测。根据表3的指数数据可以观测到:(1)总指数规模快速发展,反映了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良好成效,整体处于稳步发展阶段。(2)从建设基础指数来看,2019年平均建设基础指数是2016年的1.4倍,说明我国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首期“双一流”建设期间,人力、财力、资源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与支持,充足的投入为取得良好产出打下重要基础。(3)从社会贡献指数来看,2019年平均社会贡献指数比2016年提高14.6%,说明各建设高校持续瞄准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很好地服务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4)从国际影响指数来看,2019年国际影响指数比2016年增长了70.3%,说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了大幅提升。从原始数据来看,各校在大学排行榜、高水平国际论文发表、高被引学者等方面,数据均有一定提升,反映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实现了提升的状态事实。当然,通过对建设基础、社会贡献、国际影响、总指数等不同构成指数的分析,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便在指数上实现了大幅增长,若要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在文化、质量等方面的内涵式发展,仍需若干年努力。

(一)建设基础分指数

为观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基础指数的整体变动情况,需首先计算32所高校的建设基础指数的均值。从整体变动的情况看,32所高校建设基础指数均值从2016年的32.64上升到2019年的47.31,反映了首期“双一流”建设4年间各建设高校在人、财、物、文化等建设基础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观察具体数据可以发现,32所高校建设基础指数的整体变动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少数高校呈现波浪式的上升趋势。从建设基础的各高校表现情况来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32所高校中建设基础指数规模最高的7所高校,除这7所高校之外,还有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建设基础指数整体位于平均值之上。

(二)社会贡献分指数

通过观察32所高校社会贡献指数的均值发现,社会贡献指数均值在2016-2019年间表现平稳,4年的指数均值由44.02增至50.45,体现了4年间各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稳步发展。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显示了与大部分高校相反的发展方向。经过查询原始数据得知,3所高校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对该指数的结果影响较大。北京大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自2016年起连年下降,且这一数值在2019年到达最低点,因此对该指数结果有较大影响。同样,南京大学该项数据也呈现了与北京大学相似的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则在2018年达到该项数据峰值。从社会贡献的总体情况来看,清华大学的指数结果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他建设高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4所高校位于第二梯队,以上5所高校是32所高校中社会贡献指数规模最高的5所高校。此外,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社会贡献指数也大体位于均值线以上。

(三)国际影响分指数

通过观察32所高校国际影响指数的均值发现,国际影响指数均值从2016年的11.24上升到2019年的19.14,体现了4年间各建设高校在国际合作情况、国际影响力、国际认可度等方面的发展进程。通过观察各高校4年间的指数变化情况能够看出,高校整体的国际影响指数呈现上升趋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3所高校则显示出震荡式上升趋势,2018年的国际影响指数水平略低。通过查看原始数据得知,国际影响指数下只有两项指标,因此每一项变动都会对指数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清华大学在2018年的高水平国际论文数为4年中的最低值,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高水平国际论文数与2017年保持一致。因此,这一指标最终影响了3所高校的指数趋势。从国际影响指数的总体情况来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指数结果遥遥领先于其他建设高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4所高校位于第二梯队。这6所高校的国际影响指数位于均值线以上。

四、结 语

本研究在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数的理论框架,由于技术所限,未能呈现研究中对“及时”“实时”反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的设计,仅以“年”为数据粒度,搜集相关面板数据,展示监测评估和指数的方法应用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监测实践的可能性。“双一流”建设监测的实施,将有效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为第二期“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注入,必将为今后“双一流”建设监测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2022年第4期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与评价)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