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前沿聚焦   
江涌: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的意义、指向与体系建构
作者 : 江涌
来源 : 中国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 : 2021-01-29
阅读次数 : 308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出部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指向,自觉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走好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积极努力。

充分认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建议》在总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时,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来概括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与进展。这是对高等教育最新发展阶段作出的明确判断,但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并不意味着建成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同时,“高等教育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质的提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地方高校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许多地方高校更是普及化阶段的产物,同时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地方高校层面。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确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推动高等教育整体实现结构优化、内涵发展、由大变强。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增强教育支撑新发展格局能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建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以及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逆流,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作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和基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问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能力,确保国家能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行。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高等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实质性规定。办更好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必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准确把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指向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从结构、制度、治理、范式等方面把握实践指向、实践要求,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新发展理念、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结构看,就是要形成结构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好规模与结构、存量与增量、当下与长远、外部竞争与自我成长的关系,明确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层次与关系,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推动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打造学科优势、高原、高峰,形成引领、互补、支撑、共荣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面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大师团队”建设,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的人才队伍,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制度看,就是要形成科学规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要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增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的质量意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将领导力量、组织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集中到学生培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回归大学本位。要坚决破除“五唯”,扭转不科学的科研评价导向,遵循科研工作规律和科研人员与教师的成长规律,科学设立分类评价目标、指标和方法,建立导向正确、客观公正、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服务导向、突出质量绩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推动科研资源更加高效配置,引导师生潜心研究、追求卓越。

从治理看,就是要形成协同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要充分认识办学治校、铸魂育人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坚持目标导向一以贯之,主题主线衔接贯通,任务部署压茬推进,资金资源保障到位,坚持系统性观念、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谋划,推进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历时态发展的累积问题和共时态改革的交互问题,实现学校发展系统重塑、全面提升。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夯实院系治理基础,推动由“校办院”转向“院办校”,调动学校、学院以及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构建学校—学院—师生共治共享格局,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实现学校统筹有力度、学院发展有高度、师生参与有温度。要充分认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大平台,设立需求引导基金和项目,建立健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联互通的成果转化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社区,编制创新创业地图,厚植创新创业生态,积极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建构政府—社会—高校联动的治理体系,建立开放的决策咨询体系、资源支持体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对高校办学更大力度的支持。

从范式看,就是要进一步突出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要进一步增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植根改革开放的丰沃土壤,传承立德树人、爱国奉献、学术至上、改革创新的精神,构建具有时代精神、中国特色、学校品格的文化育人制度、实践、环境和创新“四大体系”,不断增强价值认同、使命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升师生的品位和学校的格局、气质,以优秀文化涵养一流人才、驱动一流建设。

构建新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地方高校要着力明确质量导向、夯实质量根本、厚植质量动力、拓展质量基础、优化质量生态、建强质量保证,构建新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地方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明确质量导向:“四个服务”的战略引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照“四个服务”要求,突出立德树人政治标准,系统梳理学校章程、人才培养方案等,及时校准偏差,完善任务举措,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履行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对高知群体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高层次人才。

夯实质量根本: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推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通,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构建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开展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学文化建设,推进教学组织体系创新,加大一流本科教学团队、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以“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为切入点,推进融通跨界培养,深化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改革,深化“书院—学院”协同,推进科教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要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强健体魄、健全人格、温润心灵。

厚植质量动力:交叉集成的创新突破。要聚焦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发展新趋势,强化有组织科研行为,加强科研资源整合、布局,探索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设置以承担重大任务为基础的交叉研究大平台,努力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完整创新链,积极组织力量参与国家国际大科学项目合作,提升原创成果水平和科技转化、学术服务的能力。要加强教学科研平台内涵建设,给予持续专项经费支持和特区政策,积极培育重大重点平台,并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相关要求,力争纳入新的国家级平台序列。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攻方向,凝练重点方向和重大问题,深化人文社科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扎实推进理论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

拓展质量基础:信息融合的赋能增效。要抢抓新基建机遇,建设智能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全量数据中台建设,全面打通数据流,推动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动共享,切实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个性化精准化科学化支持,有效赋能学校治理运行。要加快在线教育建设,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扩大优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覆盖面,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交互式学习支持生态,撬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创新。

优化质量生态:内和外协的发展氛围。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自觉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深入基层一线,及时了解、回应和解决师生员工的利益诉求和现实关切,下大力气推进并办好一批师生满意的民生实事,真正让广大师生员工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要同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进一步畅通师生诉求表达渠道,努力把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智慧与力量凝聚到学校事业发展上来。要把服务校友发展成长作为人才培养的后续保障工作,改进和完善校友服务工作机制,建设母校与校友的发展共同体。完善战略咨询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办学制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建强质量保障: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加强党组织书记、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一学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推进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大力推进在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党支部,扩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推进学科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党建联盟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贯通运用“三项机制”,强化干部正向激励体系建设。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完善四责协同、一体推进的监督体系,聚焦医疗卫生、基建、招生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反腐败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生态。(2020年第23期 作者系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