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聚焦“新工科”】一流工科专业建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作者 : 王务均
来源 : ​重庆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 : 2020-07-17
阅读次数 : 989

一、一流工科专业是什么样的

一流工科专业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目标和模式,二是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政策要求,三是通过国际(或国家)相关工程专业认证。新工科是指向传统工科注入新的内涵,以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工科新形态,可表述为“工科+”。一流工科专业应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新工科理念,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卓越人才。一流工科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人才培养周期、新科技发展和更新相配套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提出要“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因此,一流工科专业应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完善教育教学机制、加强教师能力培养,开展跨界融合培养,真正成为“全新工科专业”。一流工科专业应主动对标工程专业国际认证标准、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准等质量保障体系,有意识地瞄准新科技前沿、新经济发展和新业态培育,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育人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保证培养的工程人才能与国际标准和产业发展相衔接,具有实质等效性。

二、如何建设一流工科专业

一是调整专业设置。“新经济的‘新’同时强调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个方面,不只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传统产业也能产生新经济。”一流工科专业建设要处理好新、旧专业布局和特色发展的问题。高校首先要对专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主动布局新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型工科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强一流建设,培养面向新经济的高端人才。其次改造传统专业。除布局高端人才培养渠道外,也要加快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培养面向大规模工业的新型人才。同时对部分影响战略集中和特色发展的边缘专业进行关停并转。最后推动人才交叉融合培养。新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以“产业链整合”代替“专业化分工”,要求员工拥有极强的跨界工作能力,因此一流工科人才培养需要跨学科知识教育和跨行业协同培养,以增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是创新组织形式。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周期性,建设一流工科专业并非传统意义的教改工程,它需要整个系统的调整应对,因此创新专业组织形式势在必行。其一,改变“供给侧”专业设置。面向产业需求侧和人才需求侧,组建新型学院或新工科专业。其二,打破专业壁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采用项目制管理方法,将相关学科的教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组成教学矩阵。教师既属原学科组织,又深度融人新专业教学,学校通过拓展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形态。其三,突破学科导向的专业设置。建设一流工科专业必须面向新经济和新业态,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通过政校企深度合作,拓展专业时空,增强专业弹性,形成育人联合体。

三是改进育人机制。人才是壮大新经济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流工科专业的核心在于改进育人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达成所需的学习成果。首先,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一流工科专业应以“发展中心”替代“知识中心”,培养具有宽广科学基础、良好人文底蕴和复合多维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善于思考和解决面向未来的工程技术难题,拥有适应和驾驭新经济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次,更新课程体系。加强工程逻辑与教育逻辑对接,以“大工程观”为指导,从系统工程问题出发,以跨学科的视角设置课程,以提升工程科技能力为主线,整合工程、科技、经济、管理、人文等课程知识和内容,通过学科交叉和产学融合,建立综合课程教学模块。再次,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方式、手段或技巧。建设一流工科专业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坚持问题探究性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目标形成性教学、项目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开放式课堂,运用网络投影技术进行虚拟仿真教学,使学生具备面向未来的持续学习力和习惯。

四是健全质量体系。本科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建设一流工科专业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其一,瞄准工程专业认证的国际标准。把通过国际认证作为一流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用实质等效的国际标准引导专业教学、课程设计和方法改进。其二,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和行业性需求建立专业教育标准。一流工科专业必须面向新经济和行业培养新工科人才,因此要把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融人专业教育之中。其三,建设专业发展的特色标准。专业自信源于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文化,建设一流工科专业应深化持续改进质量的理念,主动结合国际标准、国家规定、行业需求及用户反映,建设符合专业特点的质量体系,并保持各类标准之间的动态平衡和相互参照。

三、如何突破一流工科专业建设的障碍

第一,更新观念理念。不仅在实践界,理论界对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认知也存争议,如王建华教授所说,“一流本科专业”中的“一流”区分为“国家级一流”和“省级一流”,似乎有点偏离“双一流”和“一流本科教育”对于“世界一流”目标的设定,似乎又回到了过去“重点建设”的老路上。因此,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和“新工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应从“科技发展—产业变革—人才需求—专业建设”等关系链的角度,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统一思想和认识,更新观念和理念,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其次要做好顶层设计。及时将研究成果贯彻到一流专业建设中去,强化指导和制度创新,统筹资源配置,布局新型工科专业,完成紧缺领域的人才培养。再次要加快特色改造。一流专业建设只能体现局部优势,对于量大面广的其他专业则需要以新理念、新元素加以改造,使之转变成新型专业体系,才能做到整体提升和优势发展的统一。

第二,改革体制机制。建设一流专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与之配套。一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到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上来,提升高校自主布局和建设一流专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快高校管理变革。一流工科专业的重要使命是促进新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快构造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其一,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重构校院系权责结构,学校主要承担宏观调控、监督评价和信息服务职能,院系成为管理主体和人才培养实体,拥有与之匹配的资源配置权力;其二,创新专业组织形式,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以创新与合作为基础,拓展专业时空,鼓励多样化团队协作,完成多元化培养任务。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急需提高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调整偏重“学术GDP”的考核指标,让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够迅速将科技成果和新业态同步反映至课堂。

第三,创新培养模式。建成一流的专业学习体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课程融合,突出多学科集成,设置综合性课程、交叉性课程和开放性课程,实现“课程群”教学和跨专业学习;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确保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落到实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健全与专业培养相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外交往能力。二是构建“通专结合”培养机制。正如包信和院士在谈及新工科时呼吁,“新工科是时候重构核心知识了”“没有大类通识,新工科教育走不下去”。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社会,除了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拓展“认知技艺”外,课程体系还要达成学生的“心智训练”目标,培养他们的可塑性和应变能力。三是贯通“本硕衔接”培养路径。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推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制度化分层,本科阶段以“通识”为主,加强学生的心智培育和宽基础培养,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硕士阶段以专业教育为主,旨在深化专业技能,将“专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完成从“认知技艺”到“生活技艺”的转变。(重庆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 作者系安徽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