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状况,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需要提高到战略层面予以重视。爱丁堡大学是首批被列入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的古老院校之一,是世界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近三年来,爱丁堡大学在QS世界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稳居前列,并且稳步上升,分别是2018年的60位、2019年的57位和2020年的48位。研究爱丁堡大学大学生就业能力战略,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爱丁堡大学学生就业能力战略出台背景
(一)国家政策导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
英国高等教育历来以优质而著称,每年任职于不同岗位的毕业生为推动英国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培养具备更高就业能力的毕业生早已成为英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
早在2009年,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发布名为《崇高志向:知识经济中大学的未来》的报告,要求大学实施就业能力战略,阐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方式途径。2010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颁布了历史性的“联盟计划”,承诺政府将采取行动加强大学间以及大学和工业发展间的联系,积极支持学徒和实习项目,建立学生实习场所。同时,政府也要求学校公开更多高等教育信息,例如毕业生去向、收入等就业信息。同年6月,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要求所有接受资助的大学和学院发布高校“就业能力自述”,总结院校为培育学生就业能力所提供的各方面支持,给予在校生以及未来学生获取有关就业能力提升的信息渠道。
(二)学校培养理念:高度重视毕业生素质与就业能力
爱丁堡大学以知识的创造、传播和管理为使命。作为世界领先级的学术发展中心,爱丁堡大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环境,培养具备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毕业生。《爱丁堡大学2012—2016年战略发展规划概要》明确提出了卓越教育的目标,学校要在所有课程中植入毕业生素质和就业能力要求,帮助学生获得在全球劳动市场中的高级竞争力。
爱丁堡大学作为英国知名的市立大学,尤其重视大学与苏格兰地区的知识—经济转换关系,注重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式,为企业和雇主输送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
二、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战略计划与指标体系
爱丁堡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就业能力战略领导小组(Employability Strategy Group,ESG),负责推进战略规划的实施,加强学生有关就业能力和毕业生特质的体验,帮助实现大学培养目标。ESG每年都会参加雇主论坛,审查现有的就业能力活动。
(一)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实施计划》
2013年10月,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战略领导小组通过了新修订的《就业能力实施计划》,新计划在2011版基础上明确了学校的长期重要计划和专注于特定目标的短期计划,具体情况见表1、表2。
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计划长期重要任务包括落实、课程、评估、保障及强化、教职工发展等模块,对学校的多部门与学院的任务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就业能力计划短期特定任务中,细化了相关举措,使学校就业工作更容易找到抓手。长期重要任务与短期特定任务构成了完整的《就业能力实施计划》,为爱丁堡大学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指标体系
学生就业能力和毕业生素质是爱丁堡大学的使命和战略规划的核心。尽管对于毕业生素质有一定的共同认知,但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大学会结合其自身特点、经历,将其塑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体,每名学生所具备的毕业生素质也不尽相同。
爱丁堡大学旨在培养具有求知积极性和批判性、反思性思维的学生,敢于拓展发挥自身潜力,沟通能力优秀,并积极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结合以上人才培养目标,爱丁堡大学明确提出了本校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一是思维。要求学生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发挥经验作用来激发潜力,利用国际视野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二是技能。要求学生具备研究和探索能力,自主辩证地看待问题,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三是沟通。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作为社会一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根据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咨询顾问加文·麦凯布的观点,毕业生素质的外环,即“学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这三项能力可以理解为是内环的“个人知识”“调查研究”“个人效率”“沟通交流”四项能力和技能的叠加(如图1),在工作背景下,毕业生素质会影响个人的职业成就,即就业能力。依据《学生就业能力概要》所列举的53类学科专业所应培养的就业能力指标,爱丁堡大学不同学院和专业也有各自清晰的就业能力指标。爱丁堡大学提出的本校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与加文·麦凯布提出的三项能力相对应,“思维”体现了“学术能力”,在知识增长的过程中,同时需要有思维方式的转变,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技能”体现了“工作能力”,辩证地看待问题是解决大多数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沟通”体现了“社交能力”,与他人的有效沟通是工作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更是服务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开展校企合作,开发就业能力课程
企业是诸多毕业生的工作归宿,也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对于实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帮助企业广纳贤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爱丁堡大学注重与企业雇主加强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纽带,每年都会吸引200多名雇主到校内参观,这意味着会为学生提供5000多个空缺岗位。
首先,让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设置和设计,就业市场中的实际需求体现在课程中,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高度相关,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商学院开设了雇主主导的就业能力研讨班,通过互动方式向学生传递劳动力市场的最新要求。为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参与率,课程安排在教学周之外进行,学生可以在不影响上课的情况下参与。
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磨炼职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达到雇主的期望和要求。实习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行业工作的真实运行情况,得到更充分透明的信息,从而在毕业时完善职业规划,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爱丁堡大学实施的“充分利用硕士”项目让研究生通过承担各种工作项目,体验工作关系和工作场所,获得工作经验,与雇主合作完成学位论文,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
(二)支持学生创业,营造创业环境
有着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和创业支持,也是爱丁堡大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爱丁堡大学提供创业起航服务,这项服务给予学校教职工、学生和刚毕业的校友“一对一”创业支持,通过举办研讨会、训练营、竞赛活动等,帮助他们创办创业公司,将可行的创业想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创业教育与以解决就业为目的的传统职业教育有所不同,它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风险意识、把握商机等能力,为学生提供积累经验、实践知识、发展技能的机会,对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品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三)重视学生社团,倡导就业能力实践
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展示个人素质才能、挖掘自身潜力的平台,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除了创业起航服务外,爱丁堡大学的学生会等各种社团组织也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提供了机会。爱丁堡大学有26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和60多个体育俱乐部,还有丰富的社区志愿者活动,个人发展中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内的各种活动信息和参与机会,在这里每位学生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点的活动组织。同时,爱丁堡大学为每位学生准备了电子档案袋,学生可以记录、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电子档案袋也支持学生在校外的活动记录,例如在工作场所实习或参加交流项目。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爱丁堡大学为学生记录了成长过程,实现了资源传递共享,在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下促进了就业能力的培养。
四、结 语
在建设“双一流”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学生就业能力战略研究养的质量引发广泛关注,学生就业能力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结合爱丁堡大学就业能力战略的介绍,反思我国高校的就业能力培养现状,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战略目标明确化
爱丁堡大学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当中,凸显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结合苏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所提出的就业能力框架,搭建了清晰明确的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和毕业生素质要求,为就业能力战略的制定及后来的措施落实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我国高校普遍未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到战略高度,缺少明确的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我国高校应制定就业能力培养等相关战略,形成清晰的就业能力指标,使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所依归。
(二)就业能力培养课程化
爱丁堡大学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设置不同类型课程体系,将就业能力植入教学环节中去,成为每个学院学习和教学策略中隐性或显性特征,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融合发展就业能力。我国高校将就业能力植入学生日常课程的力度不够,培养方案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环节中无法体现就业能力培养这一重要环节。提升就业能力仅仅依靠就业服务中心的力量远远不够,其深层动因,还需要依赖日常学习和实践。我国高校在学生培养中,应重视就业能力在课程中的比例,加强就业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比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密切化
爱丁堡大学通过不断强化校企联系、建立合作机制,既能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所需的就业能力、树立职业意识,又能帮学校更新课程内容和体系,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或讲座授课,近距离与学生沟通交流,一方面给予了学生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优质的毕业生资源。国内高校还需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明显呈现专业不均的现象,社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较少,雇主与学生的直接沟通交流受限。高校应该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实现真正的校企融合。(2020年第4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比较教育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