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前沿聚焦   
郝平:大学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新使命
作者 : 郝平
来源 : 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 : 2020-06-26
阅读次数 : 133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指出,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队伍。当下,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度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也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应自觉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新使命。

大学提供了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沃土”,要始终坚持面向人才培养的创新,将多元化创新能力的培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加速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要求有更加专业的技能,各种高度复杂的问题需要有更加全面的视野来进行分析和解决,这就要求大学培养创造型人才,既具备复合知识背景和开放、包容、协作的精神,又要在特定方向钻研精深,具有创新、探索、终身学习的能力。

纵观各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变革,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积极顺应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建立多类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强调全面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教育相结合,重视塑造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成果、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不同大学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发展基础,分层、分类培养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人才,一大批尖端创新创业人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一大批技术及管理骨干成为产业界的核心力量。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或多或少地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适应和不足,急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创造性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为此,大学的人才培养首先应该围绕创新战略规划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形成学术人才、创新人才、职业人才等多层次相对完整的人才梯队。大学要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长期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其次,大学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育人环境。大学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心、

创造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大学提供了研发科技创新成果的“根基”,要继续深化基于学科跨界的创新,营造鼓励创新的科研文化和制度环境。任何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都根植于深厚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往往周期长、风险高。与企业严格控制成本收益的经营逻辑存在一定矛盾,但开展基础研究却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很多大学都为基础学科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从这一点来说,大学立足于基础研究开展的创新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固守原有的学科结构,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对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团队的支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为此,大学一方面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为基础研究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让师生自由地探索创新;另一方面,要以前沿和关键性问题为导向,统筹多学科的顶层设计,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聚焦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攻关,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突破。

大学在重视基础研究、制定创新目标及任务时,一方面要公开遴选团队承担课题式项目,解决目标相对明确的创新问题;另一方面更要重视设立长期的平台式、团队式项目,遴选出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稳定支持,让其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自主选题,并以高质量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周期性调整。这种做法可以充分发挥一线单位和人才的创造性,解决一些具有全局性、模糊性、独特性的创新任务,较好地应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大学提供了应用转化创新成果的“原点”,要持续扩大体现开放融合的创新,积极拓展产学研用链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与企业等组织在创新链条上的界限日益模糊,应用驱动型的产业界创新模式更能够与快速迭代的创新节奏相匹配。与此同时,没有外部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撑,大学也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机遇和保障。

因此,开放融合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学将逐步升级为一个以文化传播、知识技术创造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文化、科技、经济、社会融合体,联系更广泛、体系更完善的大学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全链条中,大学作为促进知识生产、知识储存向知识应用流动的“原点”,既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产出的起点,也是成果测试、完善、投产等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为适应和解决创新固有的不确定性,大学和企业、政府等其他创新主体彼此互融,大学准确了解产业需求而获得方向,产业及时掌握大学突破而获得支撑,形成相互推动的创新共同体。

当前,我国很多大学都在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探索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建的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在助力地方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术、产品与产业的协同创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高。

为此,大学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到办学精神中,加快完善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研发代工”就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借鉴的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模式。企业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并把自己的研发中心建在大学或科研机构里,由专业科研人员负责运行。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智力资源,有效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难题。

大学也应该借鉴“围绕创新链组织人才链”的思路,探索组建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的、具有弹性的任务型攻关团队或新型研发机构,深度参与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

(作者系北京大学校长 该文在2019年12月27日《学习时报》第六版发表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