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麻省理工学院品牌建设的经验
作者 : 柏豪
来源 : 外国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 : 2019-12-26
阅读次数 : 401

一、麻省理工学院的品牌建设经验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自建校伊始,建校思想便遵循开创性的精神与思路。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视,使得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中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品牌,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过程中,麻省理工学院品牌的建设与学校的教育发展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

首先,麻省理工学院在建校的思想上重视学术对于未来的开创,强调面对挑战的精神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强调思维与动手能力并重的实践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对于文理兼修的学术要求也是麻省理工学院重要的教育品牌特色,学校要求理科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以此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21世纪以来,MIT启动了开放课程计划借助网络平台将麻省理工的课程逐步上传到网络,无条件向全世界开放。截止到2016年12月,“开放课程计划”(简称OCW)共发布2379门课程,并且对其中的924门课程进行了更新,拥有年均2亿的课程使用者,网页浏览量突破10亿,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65个镜像副本,并增加了汉语、繁体汉语等多语言版本,从而让更多人接受MIT的高校品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系列转变离不开学校的不断转型发展与自身对学校教育品牌的重视。

20世纪30年代前,麻省理工学院的定位还只是一所工程技术学院,直至1930年第13任校长卡尔·康普顿任内,在其提出的“理工结合、培养领袖人才”的治校理念下,MIT成立了工学院、理学院和建筑学院。提倡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研究的并举,强化了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了由普通理工科院校向知名理工科大学的转变。随后 1950-1952年间,第十四任校长詹姆斯·吉利安在任内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将二者进行了结合,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原有理工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元和斯隆管理学院,实现了麻省理工学院由理工科大学向研究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实现了第二次转型。到20世纪末,在第十九任校长查尔斯·韦斯特任内积极招收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招收教师,提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化水平,开创性地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完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向国际一流大学的第三次转型。麻省理工学院用150多年的时间的三次转型发展在提升了学校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实现了从工程技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蜕变。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为我国的高校“双一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众多学者对高校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维度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总结前者的研究成果发现,高校校长、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因素成为高校品牌建设中的主要元素。MIT的教育品牌战略在发展中遵循品牌校长、学科品牌建设以及国际化战略三个方面。

首先,高校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层的首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高校的品牌特色与品牌个性,校长的素质会对高校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品牌学科是一所品牌高校形成其办学特色的最基本因素,打造品牌学科是形成高校品牌的基础;最后,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下,高校的品牌建设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国内,需要走出国门将品牌向世界进行传播,这不但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而且可以获得来自国际上的办学资源。

(一)重视品牌校长遴选

1.品牌校长遴选标准

大学校长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MIT的发展中,历任校长对学校的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MIT之所以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大学校长,与背后的选拔机制有着密切关系。能够带领一所高校建设品牌的校长应该具备的办学理念有哪些,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纵览MIT的历任校长,对于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校长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发展理念方面存在很多共同特质,而这些特质也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在对校长遴选中重要的考察标准。

(1)重视学术自由氛围。学术自由是教育与科研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也是MIT能在15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全球一流大学的原因之一。自建校之初,罗杰斯校长就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方面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在学校制度规定之内自由规划科研与教学方法,而且当教学委员会过多干涉时,罗杰斯校长还会挺身而出维护教师学术自由的权利;此后基利安校长任职时期,通过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态度与自主性;维斯特校长提出的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了MIT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保障了学生与教师能够接触到全球范围内更多的研究前沿知识,促进了学术的自由交流。

(2)强调社会服务。从首任校长罗杰斯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直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坚持在办学中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扎根工程教育为解决世界的现实问题而培养人才。为此,MIT巧妙展开组织治理,统筹以下三大要素保障最高的学术质量:首先,优先考虑的是自我评价和对人才的培养;其次是通过对社会的承诺、相互尊重和信任等价值观和准则规范教师的行为;最后,复杂的内部组织过程使集成和区分兼容。

(3)积极构建与外界的良好关系。通过与外界构建良好的关系可以获得高校发展的外部支持,MIT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与政府、工商业界之间的关系。在MIT创立之初,罗杰斯校长设定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为工商业界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初步建立了MIT与政府、工商业界间的关系;其后,沃克校长通过对国会、州议会以及工业界的洽谈有效缓解了MIT的财政危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劳林校长的“技术计划”以及康普顿校长的军事科研项目进一步巩固了MIT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末起,维斯特校长到苏珊 ·霍克菲尔德校长在维护与政府和工商业界的关系之外,还积极推动MIT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

2.校长遴选机制

(1)双层委员会并行制。以往MIT的校长遴选主要由“校长遴选董事委员会”负责,在2004年的校长选举中,首次采取双层委员会并行制度,在原有的董事委员会基础上大量吸收教师参与到校长选举的过程中,并专门建立了“校长遴选教师咨询委员会”,这一举措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保证了教师群体的发言权。其中,董事委员会的成员由董事会主席米德和负责本次选举组织的副主席钱皮确定,包括校友以及来自不同行业的董事;教师委员会的成员由教师组织“全体教师大会”的主席决定,而且会任命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作为该委员会的主席。另一方面,MIT开创性地成立了由 20名学生代表组成的“校长遴选学生咨询委员会”,与其他高校相比这是MIT校长遴选的重要特色之一。虽然该委员会并不具备与前两者相同的权利,但是其为学生表达观点提供了平台,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发言权。

(2)校内外意见征询。为了充分听取相关利益群体对校长遴选的意见,MIT的两个选举委员会从校内外积极展开工作,在学校内部,积极听取教师、学生、专职研究员以及后勤人员、行政人员对校长人选的建议,从林肯实验室到每个院系,从“全体教师大会”到“后勤教辅人员委员会”,遴选委员会的成员都一一进行了交谈;对于校外相关群体,委员会重要成员亲自拜会其他著名院校的校长以及教育基金会的主席,听取他们对校长选举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咨询委员会专门举办了公开论坛,征求并汇总了学生对校长遴选的意见,形成了18页的正式报告,并且经过遴选委员会同意后,还附上了由学生提名的五位校长候选人名单。意见征询对象的范围之广表现出MIT对校长遴选的严谨性态度,其他高校的校长遴选还是以董事会为主,意见征询的范围相对MIT还有一定不足。

(3)候选人选拔与面试。在候选人的选拔过程中,遴选委员会与美国著名猎头公司斯宾沙管理顾问公司展开合作,双方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各大报纸杂志刊登广告,而是将各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由于MIT的各个群体都充分参与其中,如何将来自各方的信息进行有效汇总成为遴选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整理出的100人候选名单中,在猎头公司的配合下,共确定了16名候选人,并在秘密的时间与地点对候选人展开面试,并最终确定两名候选人。

(4)确定最终人选。最终人选的确定由董事委员会与教师委员会讨论决定,并且邀请学生代表与两位候选人分别进行单独会谈,这既能够考察候选人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群体的重视。在此基础上,由两个委员会进行匿名投票,最终确定校长人选。

(二)重视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品牌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MIT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中,跨学科交叉是其重要的特点,也成为世界众多高校学习借鉴的对象。MIT为了推动跨学科建设,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以及平台打造方面尝试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的学科建设依托于一流的师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从MIT建校起就重视对高水平人才的招募。目前,MIT共有12607名教职员工,包括专职教师、研究院、后勤人员等。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学科研人员共7193人,占全部教职工总数的57%,其中以其他学术工作人员为主,他们主要负责实践教学,专职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均有参与,专职科研人员主要参与科研工作。在苏珊·霍克菲尔德校长任职时期,教师群体的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除欧美教师之外,少数族裔教师的加入也促进了不同族裔学生与教师间文化的多元间交流,进而为MIT的学术思想交流注入新的活力,保障了教学科研人员是MIT进行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对于不同类别的教职工MIT具有专门的任用与晋升机制。以专职教师与专职科研人员为例,对专职教师的任用主要考察其在同行之中是否具有出色的表现与成果,以及该候选人是否可以为学校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作出贡献;对于专职教师的晋升则主要是所在学院,以及外界对其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服务贡献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对于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与晋升主要凭借其是否具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是否在其研究领域中具有突出的学术成就或应用技术的贡献。与此同时,对于其中的高级研究人员还需要考察其指导他人科研工作的能力,因为他们在科研过程中需要对其他科研人员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MIT在构建师资力量方面,MIT制定了具有特色的“校聘教授”制度。“校聘教授”是MIT的教师体系与行政体系共同授予教师的一项特别荣誉,以对那些在学校或者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将学术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社会服务三者相互结合,为教育、科研以及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获得这一称谓的教授既需要在学术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并且能将二者充分结合。校聘教授在学校中有着独立的管理办法,他们不属于某一个学院,而是直属教务长统一领导,所以不需要参与具体学院的日常工作,而且可以自由开展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或任职于政府,从而可以便利地开展跨学科与领域的研究。

2.推进人才培养

学生是高校最好的“产品”,高校品牌的形成与传播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校培养出的学生。MIT从课程设置、教学评估以及教学促进三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课程多元化与弹性化。从MIT建校伊始,罗杰斯校长就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以及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在MIT,26个系开设 500门以上的课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分为必需修习的课程,其中将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的重点,并且与各系所的专业核心课程紧密结合。其主要是希望学生有较多的学习机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应付无法预知的未来世界。其次,MIT围绕本科教学制定了课程评价体系,用来保证课程设置与教学效果的评估,从而可以及时为相关教师提供指导与建议,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体系与内部评价体系两个部分。

外部评价体系主要由其他的院校或专业的认证委员会或基金会组成,通过第三方组织能够客观地对MIT的课程进行评估,从而使得课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内部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客访指导委员会、本科培养方案管理委员会和学业成绩管理委员会构成。其中,客访指导委员会是学校管理的咨询组织,对学校的任何学术计划与重要计划都有权进行评价与建议,而且评价意见能够传达给学校最高行政部门与负责人与教师;本科培养方案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一年级、学校总体要求以及其他跨学科教育活动的本科课程与学术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学业成绩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师委员会,主要对学生的最低学术标准、课程安排、考试等方面的内容向教师提供意见。评估体系的设立一方面可以增进内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了解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最后,为了保证本科教学的质量,MIT建立了专门的教学促进系统。该系统内主要由三个相对独立又保持紧密合作的三个机构组成:教师支持办公室、教学实验室、教育创新与技术办公室,三个机构接收教务长的统一领导。其中,教师支持办公室主要负责帮助教师开发与协调本科生课程与其他教育项目,支持教师对教学管理进行管理,提供学生相关信息等;教学实验室主要负责向师生提供课程创新、教学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咨询、为助教、新教师提供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培训等;教育创新办公室主要负责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学内容、培养教学创新实践的团队等。

3.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打造

学科交叉的跨学科建设时MIT在学科建设方面显著特点之一,MIT在跨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一系列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跨学科平台的打造。为了支持跨学科建设与发展,MIT专门设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跨学科建设提供支持设施与平台。MIT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科研项目多达50多个(详见表 2),主要包括计算机工程中心、环境健康科学中心、交通与物流中心、林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倡议、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等。尤其是近年来开始实施的能源倡议,在其中包括了电力网络、天然气、煤炭、地热能源、核燃料循环以及核电在内的6项跨学科研究,旨在为未来的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推动跨学科平台的建设,MIT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以某一学科为支点进行跨学科研究。由于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涉及到大量学科,远超过传统研究领域,所以在进行科研平台打造时,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以多个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为依托,进一步推动各个学科进行交融,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科研平台也通过学科的融合整合了各种资源,实现对学科建设的推动效果。

其次,采取灵活开放的组织形式。MIT的跨学科计划与课题组不同于传统的实体科研组织,而是将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相互结合。课题组的成员会指定一个科研目标,但是并不会配备统一的实验室,而是在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相关研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部分课题组还会要求研究成员必须在取得成果的第一时间将相关数据上传至网络中心平台,从而实现科研进程的加速。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家阿南特 ·阿加瓦尔曾表示,在线学习是自印刷机问世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一次变革。几乎所有的麻省理工学院课程内容都是开放的,对世界开放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传统。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发明创造和数字技术,在校园和全世界开创了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MIT为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了灵活的获取各类知识的途径。麻省理工学院的另一项创新——微简历证书,正越来越多地被雇佣新人才的行业领袖所认可。

MIT的一个学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城市感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显示实验通过设计以允许协调的工作方式,支持将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和利益转化为一种共享的意义,在促进学术界的创业活动和价值创造方面发挥相关作用。设计作为一种翻译形式的概念化,使设计和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链得以衔接。

最后,为了保证各个科研平台能够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MIT建立了学术保障机制。一方面,对于大型的跨学科科研平台都会成立学术委员会监督课题组的研究进度与相关成果,并定时进行阶段性评估,对于合格的项目进一步提供资助,对于不合格的项目限期整改,若没有完善则直接终止经费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各个课题组成员也有一套考核机制。项目负责人接受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考评,项目中的其他研究人员接受项目负责人的考评。在此机制的基础上,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会充分重视学术的严谨性,从而保障了跨学科研究平台内部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4.重视实践教育

MIT强调设计、发明、合作和翻译,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影响世界,通过标志性体验式学习项目如本科生实践计划、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科学与技术计划、公共服务中心、独立活动期、发展实验课程,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课外学习和课外项目机会。充满传奇的实验室和几十个制造空间、一个风洞、一个研究核反应堆以及一个玻璃实验室,使学子们陶醉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实践学习文化中。

首先,科研机会的开放性选择。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第一所制定“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的学校,实现了针对校内本科学生的特色培养计划,使其在科研中作为教师的初级助手而非学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同时对参与的学生并不设定硬性的资历与学历要求,而是依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与基础科研能力的测试进行申请,进而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任意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并参与到研究中,同时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中学校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更好地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其次,学术科研与个人素质发展的结合。高等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学生须修满 360学分、完成 8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重视个人素质的提升,保证了通过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协作保障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得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全面的学生。

最后,对于创造性精神的培养与创造性行为的鼓励。麻省理工学院中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发展,为此成立的MIT创业家中心以培养未来的企业家为目的,对于潜在的创新创业项目与校园团体的创新创意观点都给予重视,在教学方式上借助头脑风暴与小组临时讨论的方式将强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与观点交流,进而提升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并以此为研究背景,制定学生的教育与研究计划。在校内由其他院系与研究中心也通过举办的相关竞赛与提供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激励学生进行创新。

(三)MIT的国际化战略与举措

自查尔斯·韦斯特校长大力提倡国际化,MIT的国际化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真正将MIT从美国推向世界,使其真正成为一所世界名校。MIT在结合学校自身学科特点制定的国家化发展战略与举措,其独到之处为国内高校在品牌建设中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经验。

1.通过教学、科研与服务多元结合,塑造品牌推广合力

MIT实施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教学、科研与服务三者融合为特点,从而形成品牌推广合力。在教学方面,MIT的课堂上具有丰富的国际化元素,通过举办“我的专业与世界”学生论坛等多种灵活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全球的视角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此同时,MIT开设了一系列与全球化相关的入门课程,比如能源、人口、粮食、环 境等,让学生能够对相关问题形成基本认识,从而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角看待全球问题。在科研方面,MIT积极与多个跨国企业、国际组织进行合作,通过国际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使得MIT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而且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MIT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尤其是MIT通过自己办学的经验,帮助其他的院校或科研机构提升它们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而不是直接地派本校教师去工作,而是以“授之以渔”的方式服务国外的大学,从而进一步实现品牌知名度的提高。

2.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国际化人才

MIT的国际化战略重要的落脚点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能够胜任全球不同地区的岗位,更重要的是能够以世界的眼光去分析与解决问题。首先,MIT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与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学校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以多种方式派遣学生到国际化企业当中去实习,贯彻“学做合一”的校训;其次,MIT会为本科生提供两个学期以上的外语教学,提高外语能力,而且通过跨学科导论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然后,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化水平的学生竞赛、论坛等活动,以实现学生全球领导能力的提高。而且,MIT在制度与经费层面保证了每一位本科生都有一次参与海外学习的机会,比比如MIT的发展实验课程计划,这项计划通过跨学科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所有参与者需要到非洲、南美洲等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为所在社区提供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开放课程计划,资源全世界共享

开放课程计划是指将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的核心课程资源在网上进行公开,实现全社会共享。MIT是众多国际名校中较早进行课程开放的高校,早在2001年 4月,MIT正式开启了OCW,而且种类之多也是其他院校有所不及的,这也与其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时任校长查尔斯维斯特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知识的共享与传播,MIT始终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作为己任。OCW以MIT的学校课程为依托,将学校内众多教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规模的开放分享,从而能够让全世界不同种族、国籍、宗教信仰额的教师、学生以及自学者能够免费使用MIT的教育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MIT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

(四)特色化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

针对全球化的教育发展变革,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解决就业困难与提升创业学生自身能力的选择,麻省理工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创业氛围、创业机构、创业课程等方面加大投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

1.创业意识与氛围的培养

麻省理工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使命与实用主义的办学理念。从招生录取开始,麻省理工学院除了对成绩要求外,还十分重视申请学生的领导特质,在录取过程中针对申请学生的自信心情况、冒险精神等特质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作为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在这一遴选机制下遴选出的学生往往更具有挑战精神,在今后的创业活动中能够突破传统,能更好地在创业活动中面对创业风险与创业压力,这一综合性评估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录取学生的质量。在注重录取生源质量的同时,麻省理工学院校内存在着 20多个与创新创业的存在紧密关系的学生社团与项目,这些学生创业社团以及相关创业机构与国内的由高校自上而下的建立不同,其建立多为创业者自下而上的推动下建立的,社团的存在与发展进一步活跃了麻省理工的创业氛围。为了鼓励创业社团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为创业者与创业社团提供了丰富奖学金以及创业竞赛机会,通过奖励激发创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校的创业氛围,麻省理工学院更是将自身对于创业教育的使命规定为“培育能够领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头人,通过跨学科中心,培育新思路、新方法以及领先的科学技术,孕育持续竞争力、成功乃至国家和全球的繁荣昌盛”。

地球探究是MIT一年级新生的学习社区,它将地球系统和环境教育融入到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团队为导向的系列课程中。该项目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管学生是大一新生,但他们被视为研究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将负责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承担问题和相关任务的所有权。地球探究课程包含最少的结构和相对较少的传统教学元素(例如,讲课、习题、考试),学生可以获得多种资源(如导师、图书馆联络员、本科生助教),但不会被告知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些资源。通过该项目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地球探究很好地锤炼了了学子们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经历,塑造了他们学习和就业的优良习惯。

2.创业管理机构的建设

通过几十年来对于创业的重视,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专门化的创业教育管理组织与机构,诸如:企业论坛、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技术授权办公室等。作为学校认可的官方正式组织,这一系列机构都由学校的专职教职工负责管理和运行,各机构间存在着不同的分工。

自1878年创新俱乐部成立直至2008年斯隆产业中心的建立,麻省理工学院通过100多年的发展,将一系列创业组织由松散且孤立逐步变成了组织严密、规模成型,各个组织间的相互协作也实现了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同时借助与企业间的联合,在校园内形成了创业的的风潮,培养了创业文化。实现了从创意生产、专利保护、创业扶持、课程培训、政府及产业合作等方面的统一管理与支持,实现了各创业社团与组织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构成了学院的创业教育组织模式。

3.丰富的创业课程

创业教育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品牌,一直被细心传承。1996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专门供学生选修的创业课程,以此为基础,麻省理工学院创业通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实现了在35门基础创业课程的基础上,每年最低增设2~5门创业课程,形成了学术类创业课程、实践类创业课程与团队项目型创业课程三大类为主的课程类型,同时设立的相关课程多为当前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课程,借助多学科间的交叉交流与相互渗透,打破了课程专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创业课程涵盖创业过程的全部周期。

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重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启发学生创业思维与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麻省理工学院在创业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课程实践性,做到了课堂与课外的衔接,加强了教学与实践的紧密互动,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调动。在教学授课方面,麻省理工学院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定期邀请知名的校友回校分享创业经验,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与最新形势,同时学院开展的教学活动与方法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为创业教育理论与创业实践活动之间搭建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使得理论与实践得以有效地结合。

最后,学生还需要独立完成相应的创业策划书,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创业环 境,培养其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环境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将来创业时对于商业问题的判断、制定相应计划与解决相关问题上提供相较于竞争对手更好的应变能力。

二、对于我国“双一流”大学品牌建设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大学品牌建设

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名称、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形资产的影响力,这种无形资产的建立将会促进有形资产价值的提升,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不会因为拥有者的使用而产生损耗,反而会借助在使用中的传播提升品牌价值。

学校品牌被认为是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服务品质的活动形态的教育服务。因此,教育品牌被认为是“经过市场选择以及精心培育才能形成的,是能给办学组织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是被教育消费者偏爱的,并能引导教育消费的特色学校、校长、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科等全部的总称。”教育品牌具有存在特定标识、具有特定文化与获得社会认同的特点,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架构。教育品牌要求学校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满足其需求的同时培养了受教育者对于学校的感情,而教育品牌的发展需要几代人对于教育质量的共同维护,高校为了维护教育品牌的发展,需要集中资源建立起符合其自身教育发展定位的核心价值,这使得高校需要针对品牌制定管理与营销计划,这关乎高校教育品牌的核心价值、教育与教学任务、未来发展的重要规划,透过对品牌的管理与制定相关计划,确保了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更好地遵循学校品牌发展,教育质量是教育品牌的核心,教育服务过程与教育环境是教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竞争与发展的实质是高校品牌的竞争,高校想要在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依赖教育品牌。树立高校品牌意识,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要赢得竞争,必须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形象,培育自己的品牌。教育品牌与商业品牌相比,不具有排他性,任何高校都可以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服务与教学质量、有底蕴的校园文化与显著的办学特色都是高校教育品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高校只有加强品牌建设、塑造维护品牌形象,通过持续的改革,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国院校激烈竞争的今天,我国高校在培养品牌意识方面所做工作还有所欠缺。在面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状时,对高等教育的品牌建设与影响力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大学品牌间的竞争、营销、经营已经成为大学在招生与发展中重视的问 题,而针对教育品牌价值的忽略使得高校自身发展的限制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了高校教育品牌建设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内要从自身树立品牌意识,对外则是要做好本校品牌的宣传工作。树立高校品牌意识,从广大师生员工这个层面讲,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校内外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自觉维护个人形象和学校形象。从高校管理工作者这个层面讲,就是在学校发展中要认清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趋势,科学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放眼未来,用全局眼光来考虑目前制约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问题,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探索和学习兄弟高校的办学经验,以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二)注重一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针对国内的“双一流”大学而言,人才对于提升大学的品质、争取科研经费、开展高水平研究、进行学校品牌研究以及招揽优秀学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在面对高校间的竞争的挑战时需要追求更好的学术研究,这边需要我们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针对高等教育而言,高校间竞争属于人才的附加值的竞争,优秀学生也属于人才的一种概念范畴,教育品质的实现是以人才为媒介实现的,纵观国际上一流大学对于高等教育品质的重视,无一不是以优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衡量准绳,没有优秀的教育人才作为后盾,高校在教学的进行、行政人员的服务品质的塑造上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大学需要优秀的师资、良好的研究环境、有针对性的服务,以及优秀的行政人员用来排除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境,提高学生对于学校品牌的忠诚度,纵观高校的发展与提升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因此高校在对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好地通过对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升学校品牌形象。

基于学校的发展,高校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直接承担者,除了师德修养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都将直接决定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麻省理工学院正是充分整合了学校在理工科领域的人才绝对优势,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资源,以高质量的师资背景和教育质量吸引了大批杰出的教师和学生,保证了该中心的生命力和知名度。我国高校建设面临着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的现实困局,因此今后在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引进和培育高端领军人才,整合现有优质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培养一流人才。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落实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三)注重跨学科建设,深化多元发展

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建设,是高校品牌建设的必要举措。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推动多学科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的大跨度学科交叉是其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相对较高,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如何使它们潜在的多学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综合实力优势,大力发展学科交叉研究无疑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首先,成立学科交叉研究的相关机构;其次,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我国研究型大学应从近期的国家重点投入中提取一定资金,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用于跨学院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启动、孵化和配套,同时也支持学院内多学科交叉课题项目;明确学科交叉研究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激励措施,不断提高创新活力。

就高等教育而言,对于利益的追求不应当仅仅是金钱上的利益,还应当注意到教育产业本身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责任与功能,跨学科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更好地吸引素质较好的学生的关注,通过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对教育品牌的实现,跨学科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实现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教育质量的提升获取更好的教育品质提升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深化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世界上一流高校都有其一流学科作为加强品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双一流”大学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理性考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加强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品牌,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品牌及一流学科品牌体系。

(四)明确品牌定位,发挥品牌效应

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品牌市场力,必须对品牌进行科学合理的品牌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品牌定位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审视学校目前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及学校在国内社会的地位、声誉;在同类型学校中的地位;学校自身发展历程等,高校的品牌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三方面,另外,我们还应注重学科专业定位,因为它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专业特色;面向定位,即服务的地域与行业;规模定位,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实力,学校的发展规模必须适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以高等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在国家政策这一“催化剂”的支持下,理性有效地促进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不在名而在实,盛名与实力相符,传承与改革并重,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相结合,才能真正得到世界的公认。

事实上,如果考察大学的发展史,尤其是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史,我们便可以发现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所在,完全复制与照搬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麻省理工学院是独一无二的组织机构,想要复制他们的组织架构以及学术模式是不现实的。总之,我国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的具体实际,在国际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可以在大学排名中认清自己 的定位,但如果只是简单进行学术与办学模式移植,那么,即便能够落地,也不会生根。此外,我国“双一流”大学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用一套适合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的成功与否,而不是盲从西方标准。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品牌建设也必然会带来高等教育体系与结构的调整,在此过程中,我们只有逐渐探索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坚守文化本位,完善治理体系,进而才能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

当品牌竞争成为高校竞争的主导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高校若要不断开拓教育市场,使学校及其特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社会普遍的认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必须在以下几方面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等。除此之外,还要导入企业识别系统战略,维护品牌形象,进行科学的品牌传播与维护。另外,还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服务社会是很好的高校品牌宣传手段,如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渗透品牌效应,是我国高校的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考虑的。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现高校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全体领导及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塑造良好的高校品牌且形成品牌效应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发展的必然。

(五)加强文理教育融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文理并重,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是MIT在学校品牌建设与学生培养上的重要贡献。学校品牌的价值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来体现。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每个学生必须进行选修,学生需要花费至少25%的时间进行人文知识学习。这一课程设置对于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意义深远。结合国内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各研究型大学均主张通过人文与科学间的结合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以此提升学校的品牌美誉度。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提高,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所需要培养的学生,麻省理工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经验无疑能为国内高校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学习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阶段高校竞争的重要方面。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同时,同时注重保障制度的建立;其次,通过文理教育的全方位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发展的能力;再次,在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在学术兴趣、爱好上的倾斜,课程设置上增添学生感兴趣的新内容,提供更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注重现实的刚性需求的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与文理科交叉学习上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适当地给予弹性空间,进而保障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得学生能更好地面对 未来的挑战,个人潜能随着知识的学习得以开发。(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人员,管理学博士)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