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聚焦“双一流”】试论“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方略
作者 : 王定华
来源 : 中国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 : 2019-10-17
阅读次数 : 335

一、“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站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古今中外,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按照自己国家的政治要求培养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建设导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领导切实贯彻到办学治校之全过程,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证。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书记和校长都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这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同样适用。只有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才能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局看问题、把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参与到这场伟大的教育变革中来。从国际上看,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方面诸多挑战,在国际合作中创造新机遇,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内看,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国民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需求越来越多样。在中华民族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优质教育势在必行。

2.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统一”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说教灌输,而应是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是全方位全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应积极倡导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将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课堂教学大纲,使思想政治工作至柔至刚、滋润万物的精神力量融通每一个课堂、贯穿学生的每一步成长。应充分发挥课堂、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

3.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牵扯到方方面面,关系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以及人才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等,须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因此,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高校党委全面领导,既要对全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承担意识形态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又要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干部任免、人才使用、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评价评奖等要经党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高校党委全面领导,既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坚持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选用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把政治过硬、品德优良、业务精湛、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关键岗位上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也要抓好普通党员“基础多数”,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实施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将中央精神和要求传达到每个支部,落实到每名党员。高校党委全面领导,既要领导好党内系统,还要注重调动党外各类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高校章程的具体要求,深入认识新时代对高校内部治理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以及学术委员会等大学治理机构的权限和职责范畴,加强教代会、学生会以及党外知识分子的服务管理,引导各方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积极发挥协商共治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特色发展

国家需求是高校办学的动力源泉。历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接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明确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和方向。教育部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均体现了需求导向,意味着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新要求新期待。

1.学科建设重在优化结构,交叉融合。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不同服务面向、专业侧重的大学须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突出交叉融合和协调创新,集成内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差别化发展。以外语学科为例,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大发展的40年。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本科高校1245所,82.4%的高校开设了外语类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在全国本科高校共设有3000多个专业点,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规模扩大,也出现了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平原”多(专业布点多)、“高峰”少(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少)、培养能力不足等现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首先要做好增量规划。综合考量长期需求与准备、现实危机、潜在危机和当前任务急需等因素,有计划开设非通用语种,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切忌盲目跟风。应以语言谱系关系为基础,强化通用语言的辐射能力,通过“非通用语+通用语+专业方向”和“非通用语(小)+非通用语(中)+通用语”的模式,鼓励学生辅修相近的非通用语课程。这样可以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2.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打破常规,创新机制。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的核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新需求,与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使命还不相适应,国家战略急需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全球治理人才、国际组织人才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供需缺口。据统计,在联合国系统雇员中,中国籍雇员目前仅占1.12%,列第11位,居菲律宾、印度、俄罗斯等国之后。在世界卫生组织7000余雇员中,中国雇员只有40余人。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校内交叉培养,各层次贯通培养,校外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打通院系间、学校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如围绕培养目标,创新本、硕、博贯通培养方式,将高端人才培养阶段前移,对各学段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强化高端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才能解决培养模式阶段割裂、时间资源未充分利用等问题,以保证充足的人才培养周期。

三、“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以本为本、立德树人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据统计,全国本科院校在校生、毕业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8∶1。根据我国各高校2018届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C9联盟高校本科生的平均深造率为67.8%,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生深造率分别高达78.30%、74.49%。没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毛坯和种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推动“双一流”建设,必须认真研究“本科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效果才能最好”这两大原始性问题,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引领带动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本科教育的全面振兴带动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

1.坚持以德为先,让学生健康成长。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强调的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同样,现代教育论认为,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实践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是教育存在的意义。一个学生不能只会动脑、不会动手,只知书本、不辨菽麦。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立志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智育,重在知识学习,要加强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形成,核心能力陶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育,不仅强身健体,还磨练意志。要加强体育课教学和体育锻炼,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美育,可以滋润人生,陶冶情操。要配好美育教师,运用美育资源,提升艺术修养,让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劳动教育,要准确定位,把社会实践、各种社团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出点力、流点汗,充实学生社会体验。

2.突出通识教育,让学生有后劲。《礼记》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曰:“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讲的都是学习首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才能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下,知识的折旧率加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加强通识教育的初衷,即给学生建构一个相对广博和坚实的基础,培养大学生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麦可思对2017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显示,53%的本科读研群体认为,“研究方法”是本科最需要改进的方面,其次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52%)。值得注意的是,外国语言文学先天具备通识教育功能。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谈到语言学习时曾提倡:“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的更好。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相互促进的。”正是基于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出了“英语开道,复语跟进,加强通识,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理念,深入推进通识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在学校层面构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外语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另一方面,引导各院系注重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英语学院率先创建了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本科技能课程体系,把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本纳入课文,融合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同时提升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3.掀起课堂革命,让学生有冲劲。一流的本科应该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苏格拉底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焰,而不是填满一个容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育的本质就是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辩论,以这种方式训练的学生更具独创性和分析力。有专家分析,课堂教学从低到高可分成5个境界:①起码要充满信息(information);②尽量让信息都是事实(facts);③最好把事实放在一个系统中成为一门知识(knowledge);④更理想的层次是让知识充满智慧(wisdom);⑤最理想的境界是把智慧上升到哲学(philosophy)。”从而引出一堂好课的评判标准:若学生离开教室时感到点燃了一缕思想火苗,脑袋开了点窍,有那么点东西永远留在他们心中,这堂课就算成功了。我国大学课堂上安静和互动常见,质疑和争辩极少,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达成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革命,也是一场课堂技术的革命。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教育部正在实施的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目的就是打造一批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其中,虚拟仿真对于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尤为必要,通过模拟联合国及相关国际机构的真实场景,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国际体验和应用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开发的教师发展智慧平台和教师智能素养提升平台已初具规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方面开始发挥作用。

四、“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引育并举、广聚英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位。

1.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内容。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首先,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作为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直接引领着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回归教书育人的教师本位,自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其次,全面改善教师职业道德风貌。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要有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的奉献精神,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境界。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激发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覆盖、无死角。创新师德教育,挖掘老一辈教师的典型事迹,使教书育人精神风范一代代传承下去,在青年教师中营造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追求。再次,推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密切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书育人统一的黏合剂。要不断完善制度,搭建平台,提供便利,鼓励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兼职辅导员,或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促进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使师德和学风相得益彰。引导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更好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

2.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古人云:“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教授是大学之基、思想之源、精神之柱。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由于许国璋、王佐良、周珏良,柯鲁克、伊莎白、李莎等执教北外,坚持融通中外、博雅通达之精神,才奠定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外语教育改革、服务国家外交事业中的引领地位。新时代,建功立业正当其时,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吸引高水平教师、奖励高效率、提供成长发展的学术职业体系,大学就不可能实现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及创建世界一流的使命。首先,引才要求贤若渴。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优秀名师或富有潜力的青年骨干,做好引进人才与本土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科研启动资金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诚然,要顺势有为、量力而行,并要反对恶意挖人。其次,用才要各尽其能。待遇留人是前提,事业留人是关键。要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让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近几年来,北外建立卓越青年教师、卓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冠名讲席教授和长青学者等各级人才梯队培养支持体系,构建人才发展规划,释放能干成事的制度红利,营造了人才发展的梯度空间。再次,育才要精准“滴灌”。教师的幸福主要源于专业成长。打造人才聚集成长沃土,还需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找准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和短板,紧盯目标,瞄准靶心,充分发挥名师名家的传帮带作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持续用力,让老师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北外为例,学校通过教学观摩、工作坊、名师面对面等形式,邀请校内外资深学者讲授有关国别与区域问题、质性研究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研究方法,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家团队指导在线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还对不具备博士学位的小语种教师,出资与英国高校合作开办专业教育博士(Ed.D.)项目。以上措施正有效提升教师队伍卓越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五、“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评价、激活动力

教育评价是一种导向,这种导向科学与否,决定着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改革那些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评价体系,才能为本科教育改革,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1.构建育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教学为要,一方面,加大对教育教学业绩考核的力度。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强化课堂教学纪律考核。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开辟教学型教授职称评聘,让努力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杰出贡献的老师赢得荣誉与奖励;另一方面,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着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取向,北外成立了本科教育专家委员会,加大本科教改经费投入力度,提升本科优秀教学奖、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名额和奖金,增加教学型教授和副教授名额。这些措施促进形成了注重教学的氛围,有的教师还因此跻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行列。

2.构建效益本位的科研评价体系。针对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学科领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突出成果的研究质量、内容创新和社会效益,推行理论文章、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成果、优秀网络文章、艺术创作作品等与论文、专著等效评价。对于外语类院校而言,建设“双一流”,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定位,坚持社会学科的共通性与外语学科的特殊性相结合,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更加注重标志性成果、贡献和影响力,建立起激励教师分类卓越发展的新机制。

3.构建成长本位的学生评价体系。大学是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放飞梦想的学术圣地。学生评价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从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看,在奖学金、五四奖章等先进评选中,要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既要看学生的学业水平,也要看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身心健康状况;既要看全面发展,也要看个性特长发展;既要看学习的结果,也要看学习的过程和效率,在每一个方面都要建立可测量的具体指标。从强化评价体系对学习过程的引导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高等教育质量负责的态度,从严从紧执行,让学生自我校准、自我加压,实现自我超越。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危机感,让新入校的学生有压力感,把好学生毕业的出口关。

总之,“双一流”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凝心聚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广聚英才、激活动力、行稳致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