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校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对接国家和山东省重点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打造科学研究高地,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标志性成果培育成效显著
2016年,毕玉遂教授研发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经国家科技部与环保部、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聚氨酯工业协会等联合组成的专家组审查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后确认为“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发明,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成果”,是近几十年来化学化工学科重要的原始创新成果。
瞄准世界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勇攀科技高峰,一直是我校科研工作者的初心。
2016年以来,我校共获批国家级项目2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4项。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资助经费3687万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子课题25项;获批省部级(主持)项目466项,其中获批100万元以上省重大、重点项目14项,资助经费高达3100多万元。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实际到位9.4亿元,科研经费年均增长率高达26.3%。全校发表高水平论文3961篇,出版著作46部,授权发明专利163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近5年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87项,尤其是2018年山东省科技奖励数量和质量达到我校历史最好水平,综合排名列山东省第2位,其中一等奖占全省12.8%、技术发明一等奖占全省2/3。
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学校大力加强研究平台建设。5年来,联合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2019年获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增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3个、淄博市重点实验室4个、淄博市工程实验室3个。5个省级科研平台在年度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成绩,分别获得100-50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2017年2月,我校被列为山东省首批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由此,学校拉开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科研工作的文件指示精神,学校立足实际,从科研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放权让利、松绑减负、优化管理,打通堵点,攻克难点,疏解痛点,消除盲点。在解放思想、尊重规律、明确导向、信任与诚信的前提下,先后3批出台了《山东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17个科研体制管理文件,这些文件有对原来文件的修订完善,又有结合上级最新精神及要求的制度创新,给予科研人员极大的便利,着力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地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文件中“科研经费包干制”“科研仪器设备和耗材自行采购”等突破点,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科研体制改革的前面。
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导向。一是坚持价值导向,合理配置科研资源。通过改进组织方式、加强主体建设、融入市场运作等措施,提高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坚持贡献导向,开展分类评价。设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成果转化型”四类教授,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加强岗位管理和目标考核,打破“铁饭碗”“终身制”,在最近一轮的岗位聘用中,对117位教师实行了高职低聘。三是坚持战略导向,加强规划设计。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统筹人才、平台、条件、环境,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四是坚持市场导向,科学合理定位。学校突出应用基础型科研定位,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在市场中寻求科研课题,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全省“八大发展战略”。
科技体制改革发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放权让利激发活力。通过把科研路线决定权、预算调整权、交通工具选择权、出差费用标准、劳务费与绩效发放权等放给科研人员,释放科研活力。通过设立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实施任期科研任务考核、设置职称评定科研条件、取消科研绩效和劳务费的比例、扩大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让渡给科研人员,解决好科研动力问题。二是松绑减负集中精力。通过松绑减负,如票据限制、无票据费用报销、报销审批、迎接检查、报送材料、仪器设备采购等放开限制,简化办事程序、手续,解决科研人员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减轻额外负担,使科研人员集中精力专注科研工作。三是优化管理守住底线。进一步下放权力,把过程控制转变为事前和事后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放权让利、减轻负担都是建立在学校信任科研人员的前提下,科研人员也要讲诚信、守底线,为此确立了责任终身追究、信息公开公示、诚信管理、审计等系列制度作为保障。
为进一步厘清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学校深入推进教授治学,修订了《山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由引进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温广武教授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支持其独立行使学术事务职权,明确校级领导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45岁以下青年委员占一定比例,进一步去行政化和年轻化。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鲁理工大政发〔2015〕57号),完成第四届校学术委员会及其三个专门委员会和第三届学院教授委员会换届,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学术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依法治校、教授治学和民主办学的方针,为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评定、审议和咨询等职权提供了保障。
持续深化校城融合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2016年4月,学校与淄博市签订校城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全面开启融合发展新篇章。学校坚持“大米小米一起熬”的校城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学科产业对接工程、高端人才汇聚工程、新型智库建设工程、产业升级助推工程、创新平台培育工程等“九大工程”,构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共同发展”的融合发展新局面,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2017年2月28日,学校与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约定,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技术授予公司20年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美国、加拿大市场除外),公司需总计支付5.2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全国单笔科研成果转化金额的最高纪录。
乐红志博士牵头负责的赤泥透水砖项目的研发成功,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省发改委下属投资公司正在探讨在淄博成立山东省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由学校和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合作申报的项目“超大型水环真空泵及其成套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18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校企合作树立了典范。
“十三五”时期,学校与企业联合设立多个科技研发机构,先后与30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为358家企业完成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500余项,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完成各类研发和改造项目851项,累计获得淄博市1.41亿元资金支持,成果丰硕:成为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与淄博市高新区合作共建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等。与企业联合建立鲁维功能性食品与营养研究院、雷泽激光高端装备研究院等16个研发平台。主动培养产业急需人才,挂牌淄博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与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共建金城建筑工程学院,新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方向)。
学校坚持“就职理工、服务淄博”和人才共引共用的融合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服务区域的创新作用。学校联合淄博市企业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合作申报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淄博市英才计划、淄博市各类工程技术中心等项目35个。学校从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中积极选派科技副区长、科技镇长、科技副总等到区县镇政府、企业挂职。近年来,共派出科技挂职人员达50余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挂职地区、企业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对接活动。2020年,学校大力实施“一人双岗”计划,派驻200余名科技副总深入淄博市各区县200余家企业深度融合服务。
2020年6月,省教育厅与淄博市签约共建山东理工大学,共建人才共引共用“一机制”、齐创大厦“一空间”、科研创新“六平台”,成为我校和淄博市校城融合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