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专题报道  2021春节  采撷旧年事  家国实照   
专家解析“2020年文化蓝皮书”——建构全新文化生态体系
作者 : 张玉玲
来源 :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 2021-02-05
阅读次数 : 138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文化产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传统文化产业“踩了刹车”,要过坎;数字文化产业“踩了油门”,要爬坡。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文化蓝皮书”发布会上,文化产业界专家深入解析此次发布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报告(20172020)》,把脉文化产业发展走向,探讨文化产业如何“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文化强国”的大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对文化产业提出新要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推进国际传播等。

  “既有战略布局,又有战术突破;既重社会效益,又要经济效益;既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又要促进双循环、增强硬实力,面对文化产业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我们脚下已经不再有前人走过的道路,发展已经进入‘无人区’,一切都需要去探索,需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方面做‘原始创新’。”20年来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晓明的判断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科学包容的精神不断试错,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当前,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是传统文化产业要如何“过坎”,以往由政府主管主办的、以出版广电等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服务体系,如何能向数字化平稳转型;而新兴文化产业则面临要解决“爬坡”的问题,以民间力量为主导、以新兴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数字文化产业,如何提高思想文化境界,增强内容支撑,建构起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爬坡过坎,破茧成蝶,建成“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还需要解决如何建成“文化强国”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认为,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要为当今世界提供“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的文明生活典范;要进一步扩大学者队伍,提高学术品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科技的新动能

  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近10年来,文化产业已呈现剧烈的结构变化。可以说,令人炫目的“数字化”,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在新一轮全球化中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的关键。

  以出版业为例,传统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只发放约50万个书号。但进入网络时代,全国各种网络文学平台上共有1300万人从事内容生产,年产约2400万部作品。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国内热播影视产品很多都由爆款网络小说IP改编而成。

  算法和规则截然不同,技术和思维深刻变化,文化产业价值链解构重组:传统文化产业是“线性的”再生产体系——创作—生产—交换—消费—回到创作。然而,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特别是平台公司的崛起,终结了这一模式,新模式是开放性、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是全新的文化生产体系,专家称其为“文化大生产体系”。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章建刚看来,这个全新的“大生产体系”是新型文化生态系统的关键,有几个突出特点: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融合;专业化生产者(PGC)和非专业化生产者(UGC)相互合作;人际交往的社交属性和商业属性无缝连接等。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受众也是传播者,构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真实场景,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

  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数字文化产业要“爬坡”、传统文化产业要“过坎”,现实中却横亘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数千万的“创意者”亟须得到丰富传统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文化资源沉睡着,比如数以亿计的文物得不到展示,“展出率”只有2.8%

  对此,蓝皮书给出了解决方案——伴随5G商用时代的到来,文化领域目前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科技—金融”三元政策体系整合创新,激活更多文化资源,建构全新文化生态体系。

  “要将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选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文化金融工具创新两个基点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河建议,建立由“数字技术研发方+文化内容解读方+文化资源提供方”共同发起的企业化协同创新平台,打通文化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对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评估技术研究,加强对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创新型金融工具研究,以金融科技创新打通从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通道,建立起“公共财政+社会资金+商业资本”协作开发的创新机制,让文化与金融合作的轮子也快速转起来。

  扩大内需的新消费

  不管是传统文化产业的“过坎”,还是新兴文化产业的“爬坡”,最终都要有人“买单”,需要强大的文化消费力作为支撑。但在蓝皮书中,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东辉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增速相对较慢,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827元,比2013年增长了43.3%,年均增长7.5%,不仅比同期文化产业增加值12.1%的年平均增长率低了4.6个百分点,也比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平均8.5%的增长率低了1个百分点。

  而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胡洪斌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城乡文化消费的差距和区域文化消费的不平衡正越发明显。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差额从2013年的771元扩大到2017年的1078元,城乡文化消费差距日益扩大,我国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增长主要由城镇居民来带动。

  “乡村具有广阔的文化资源。要以文化创意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活力,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强调“在地化”,即依托文化资源的在地性,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产业先行,融合发展”,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休闲旅游促进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结合,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单继刚认为,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深刻认识娱乐和休闲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持续改善文化消费的社会环境,助推文化消费潜力释放,能进一步扩大内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 : 高宵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