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专题报道  2020军训专题  踏日出征  别样疆场   
今年这群教官,身份有点特殊……
作者 : 孙晓贺 张怡真
来源 : 新媒体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报
发布时间 : 2020-10-08
阅读次数 : 559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小萌新们与迷彩相遇,用嘹亮的口号唤醒清晨,用坚定的步伐定格军训。

  “站直,手抬高。”“注意排面,前后对正。”一群身着戎装的少年,手持对讲,眼神坚毅。

  他们,是教官,训练场上英姿飒爽;他们,是学生,训练场下热情亲切;他们,是学生教官,一群既严厉又可爱的人。

二营二连四排 杨教官

  在四排同学眼中,杨教官既是教官,也是哥哥。尚润民是他训练的学生,军训首日,他便记住了这个高个小伙。“我看他活力十足,就让他当排首。”说话间,他看着盘腿坐在地上休息的尚润民,微微眯眼回忆着。

  下午训练前,杨教官偶然得知当天是尚润民的生日,他便默默记下,想给小伙子举办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借军训拉歌的机会,杨教官带队同其他三个连队聚集在一起。”Happy birthday to you.”拉歌接近尾声,他手中的白色喇叭传出熟悉的旋律。在他的带领下,300多名学生齐声高唱《生日歌》,歌声响彻第三体育场。尚润民先是微微一愣,不知所措地接过教官手中的喇叭,“谢谢教官,谢谢大家。”尽管声音有些颤抖,但他的言语中满是感动。

二营三连一排 董教官

  初至一排,董教官看着面前120张稚嫩的面庞,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原本他在部队只担任过十人小队队长,如今负责全排百余名学生的训练。如何让新生快速适应军训生活,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由于缺少经验,第一天的他面对冗杂的训练内容和突如其来的状况有些手忙脚乱。当天训练结束后,他回到宿舍苦思冥想,寻找合适的训练方案。“训练强度太大,怕他们承受不住;训练强度太小,他们无法在训练中磨练自我。” 几经思索,他略微降低训练标准。闲暇时间,董教官则坐在学生之中,讲述自己的部队经历,让学生从自己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军人的日常,以便更好地适应军训生活。

  “正步,走!”绿茵场上一列列训练的学生,他们步伐整齐,摆臂幅度一致。“看,这是我的学生!”董教官的话语中难掩骄傲。

一营一连二排 尹子豪

  一个装有军训时间表和手掌大小本子的透明文件夹,一支黑色签字笔,这是尹子豪的军训装备。训练场上的他,严肃认真。当连队学生沉浸在打靶的乐趣中时,他则站在队伍最后,随时记下射击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官,91环。”看着前来报告的同学,他翻开手中的小本,记下该生的班级姓名。“这届学生射击水平挺高。”他边说边看向身旁认真瞄靶的学生。

  结束射击训练后的学生,围坐在训练场旁,尹子豪在他们身旁坐下,不自觉地哼唱起熟悉的歌曲。从《父亲写的散文诗》到训练口令,从舞台到绿茵场,他是十佳歌手,也是学生教官。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不止一面。

二营二连二排 李春燕

  接到国防教育学生委员会的安排,李春燕毫不犹豫。“课程还好,我自学可以跟上,有疑问老师也会解答。”作为在校生,她并未因军训任务而耽误学业。

  然而如何与学弟学妹相处,着实让她思索许久。“最初想让他们休息时表演才艺,不过大家初到学校都比较羞涩。”为缓解训练休息时的尴尬,她可谓绞尽脑汁。“谁是卧底”是她想到的首个解决方法,每10人围坐一起,“卧底出局!”大家在嬉笑声中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看着学生逐渐熟悉、亲近,她也欣喜不已。“我们还一起玩‘狼人杀’‘真心话大冒险’等游戏。”彼时她有些激动,如每一个沉浸在游戏中兴奋的“小蓝人”。“咻咻”,听见哨声响起,她随即收起脸上的笑容,投入紧张的训练中。

四营一连三排 吐教官

  动脖,弹指,翻腕,吐教官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学们表演新疆民族舞。军绿色帽子下的高鼻深目,略微生涩的普通话,让他在众多教官中别具一格。

  受之前部队班长的影响,他始终强调“生活要同训练分开”,训练场上的他对同学严格要求。前段时日,许是训练逐渐步入正轨,同学们已习惯目前的训练日常,思想行动上有些懈怠。“向右——看齐!”一声令下,吐教官发觉面前的学生行动有些懒散,便让他们罚蹲15分钟。“心疼归心疼,但我希望他们思想方面的弦时刻绷紧。”他看着面前的学生说道。

  “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当日训练接近尾声,吐教官带训的三排歌声嘹亮,未来时日,他们会用勇气与坚韧,奔赴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在为期十天的军训中,我们放下胆怯,学会勇敢;我们坚定信念,砥砺前行。2020级新生军训已接近尾声,而我们与教官的故事,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 奚玉坤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