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7日下午,学校在大学生艺术中心礼堂召开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宣讲会,就日前出台的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六个文件进行宣讲解读。校领导吕传毅、张铁柱、胡兴禹、易维明出席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科研秘书,各研究院院长,科研团队负责人,具有博士学位、讲师职称以上科研人员参加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易维明主持会议。
党委副书记胡兴禹对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思路、文件主要突破点作了解读,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并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相关工作。改革永远在路上,需要继续深化,六个文件的出台并不等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结束。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动力性改革和资源配置性改革,目前出台的六个文件属于动力性改革文件,资源配置性改革文件还将陆续出台。
胡兴禹强调,我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工作部署,扛起科研管理主体责任,解放思想,尊重科研规律,在信任与诚信的前提条件下,以科研数量、质量和绩效为导向,放权让利、松绑减负、优化管理,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提升科研人员能力、活力、动力,提高科研水平、科研产出的数量质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科研绩效,更好地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胡兴禹重点解读了本次改革的10个方面主要突破点: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放开有关费用报销标准和条件限制;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和耗材;自行选择结算方式;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可列支接待费;自行分配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研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扩大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成比例并简化计算方式;改善管理方式,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详细解读,对其中的变化作了说明。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铁柱作了讲话。他指出,这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措施的出台是我校长期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又一丰硕成果。在文件制定修订过程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以山东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从科研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堵点、克难点、疏痛点、消盲点,力争真正解决科研人员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六个文件,思想比较解放、措施比较到位,向科研人员放权力度比较大,束缚与限制进一步降低,科研人员在允许范围内自主支配科研的权力更大,空间与平台更广阔,必将会对学校今后的科研工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张铁柱强调,学校科研工作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产教融合、校城融合、国际联合等“四合”工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产教融合要精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山东省“十强”产业,全面加强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全省培育壮大新动能贡献力量。加强校城融合要持续推进“九大工程”,更好地发挥“动力源、助推器、人才库”作用,强化学科产业对接、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加快项目开发、成果转化,实现合作区域的全覆盖和服务领域的全方位。要发挥国防高校优势、积极作为,夯实科研基础,做大科研体量。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要对照我校国际教育“六大行动计划”,强化“科研工作+国际化”建设路径,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作用,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形式,着力提升国际联合研究能力,促进我校科研工作提档升级。
张铁柱指出,要正视问题、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我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对照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我校科研工作还存在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科研支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能力不足,人才队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优先战略”实施力度,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调动每一类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校内外科研资源的融合与提升,培育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亮点;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和标志成果培育机制,着力培育国家级重大项目与奖励,大幅提升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数量;进一步推进学术评价和科研奖励改革,以学术价值和社会贡献为导向,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创新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管理,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专利运营工作;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建设,让科学研究成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
最后,党委书记吕传毅作总结讲话。他说,学校对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如此大规模地向科研人员宣讲解读科研工作相关文件,这在我校历史上还是首次。在座各位作为山理工的科研骨干和主力军,要认真学习六个文件、吃透精神,为学校科研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围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吕传毅强调,一要理解好科研管理改革的意义。这次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科研要求的具体体现。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围绕优化科研管理、扩大高校及科研人员自主权,密集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释放活力、激发动力。我校作为山东省首批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理应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推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走在前列。这次改革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强化工作落实的具体体现。2019年是学校工作强化落实年,我们强化认识、强化组织、强化措施,组建了12个专班,对重点工作加大力度进行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专班走得比较快、思想比较解放,在文件制定修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放权,充分体现了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状态。这次改革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学校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各级党组织关注师生员工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科研管理改革,就是让广大科研人员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越来越少,让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二要落实好科研管理改革的措施。各学院、研究院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组织广大科研人员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这六个文件,深入了解具体措施,弄清各条款的含义和要求。广大科研人员要在学深吃透的基础上,掌握好政策的适用范围、尺度,用准、用好科研政策,以此加快推进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科研政策更加宽松后,将会出现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要始终不忘科研反哺教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立德树人作出更大贡献。
三要遵守好科研工作的纪律。改革是为了方便科研人员、更好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发展,下放了权力、减少了束缚,但绝不允许乱来。学校基于对科研人员的充分信任,才会最大限度地放权,创设更加宽松的科研政策环境。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要讲求诚信,不辜负学校的信任,绝不能弄虚作假、违反科研道德和工作纪律,绝不能触碰红线、底线,不该干的事坚决不干。相关部门要通过随机抽查等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科研人员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六个文件分别是《山东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理工大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细则(试行)》《山东理工大学科研仪器设备、材料采购细则(试行)》《山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暂行管理办法》,由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专班牵头制定,制定过程中党委书记吕传毅,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铁柱多次提出指导意见。经过认真调研、集体研究讨论、征求各方意见,文件六易其稿,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后最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