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专题报道  思政   
王柏松:《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践行路径
作者 :
来源 : 法学院
发布时间 : 2019-09-18
阅读次数 : 28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课堂教学如何发挥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并指明了大学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近几年,全国各高校大力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积极回应。《国际政治学》课程具有独特的立德树人价值优势,在使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建设和大国责任的自信心、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力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主义情怀。因此,在深入把握该课程思政价值意蕴的基础上,系统规划实践路径,进而实现该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的教学特色与目标。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逻辑关联

课程思政是一项立意高远的创新工程,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发挥“隐性思政”功能,与“显性思政”同向同行,从而实现课程全程价值引领、全方位价值育人的特殊功效。

1.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有效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的必然选择。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高校“隐性思政”的课程主要包括综合素养和专业教育两大类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以通识教育课和公共基础课为主,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起到筑牢理想信念的作用。专业教育类课程以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有助于强化人的职业素养和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因此,只有深入领会每类课程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关联性

思政课就是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和形势与政策类课程,是专门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显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在课程传授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二者也有较大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同向同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各类课程的协同合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现课程全程育人上的协同效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一种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只有深入挖掘与专业教育相关的思政元素,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并助推显性教育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产生的“两张皮”现象,也将日益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的现实困境。

二、《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增强,中国传统和现代国际政治学说也逐渐被西方国际政治学界所认同并被运用在解决国际问题的实践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我们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中国元素有机融入到国际政治知识体系中,同时,进一步强化中国国政理论在解决当代重大国际问题中的功效。

1.引入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实现国际政治学科从内容的变化上育人

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强,尤其是中国传统国家间政治思想所蕴涵的理想主义光辉对人类追求持久和平、均衡发展和长期稳定的终极目标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当今国际社会变化多端,新旧矛盾交织,一系列棘手的国际问题正在呈现,而西方经典的国际政治理论在这些矛盾和问题面前正在失去话语权。此时,教师应当启迪学生,要领悟中国智慧,运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政治思想来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协和万邦”“非攻”“仁者无敌”“和而不同”“慎战”“尊王攘夷”等中国传统国家间政治思想,同时,和西方经典国际政治范式对比讲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在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因此,把中国传统国际政治智慧引入到国际政治学课程的教学中,定能在隐形的教育中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增加中国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成果,实现国际政治学科从问题的解决上育人

除了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也逐渐为西方国际政治学界所认同,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真正的不结盟”“国际关系民主化”“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代政治理论思想,已成为解决当今全球问题的中国现代观点。随着大国责任意识的增强,中国在解决地区与国际问题上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式逐渐被世界所认可。中国的这种大国胸怀和责任担当不仅让大学生为自己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强化了他们的时代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国际主义情感。

三、《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规划,挖掘其蕴涵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有机统一,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生成不是单个要素,而是需要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资源挖掘等多种要素合力作用下才能实现。

1.教师的育人理念是《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关键

教师是提升《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育人,做到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要发挥《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作用,教师除了要加强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如下育人理念:一是要有爱国主义意识。《国际政治学》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理论,还要实现理论与课程内容的本土转换。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有本土情怀,要站在人类和祖国的立场上思辨国际问题。二是要有理论比较意识。对冷战终结以来发生的重大国际政治问题,运用中西方国政理论进行分析诠释,找出西方国政理论范式的有限适用性,突出中国传统和现代国政观的价值所在。

2.教材建设是《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依托

《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依托在于教材的内容及其价值导向。传统的《国际政治学》教材基本沿用西方的国际政治知识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国政理论范式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近几年,国内几大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政治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增加了中国传统国际政治思想和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成果的内容,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写进教科书,强化了中国国政理论范式对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特殊功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自主研发并出版了《国际政治学》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动态电子教材,教材的设计采取了比较中西理论的方式,突出某些西方经典的国政理论正在陷入困境而中国国政理论的生命力正在凸显的内容,由此来强化知识的价值导向。

3.教学方法是《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载体

《国际政治学》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路径就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先进与否对课程思政的质量与效果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创新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从传统教学的“教为中心”向现在的“学为中心”转变。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及关心的问题展开,既有总体上的“漫灌”又有因人而异的“滴灌”。这种易于学生接受和喜欢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关注及运用中国范式解决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二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课程思政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统一。绝不应忽视课下知识的价值引领作用,它应是对课上知识的价值引领的延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更注重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对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地位、责任和作用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此过程中,加强对知识学习与讨论中的价值引领,鼓励学生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融合,把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梦想融合。

4.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方向

要发挥《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还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该课程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总体上,先制定清晰明确的《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然后确定其所要承担的价值教育任务和内容,梳理相应的价值条目,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具体说,《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条目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权力和道义观,使学生领悟中国关于借助道义增加权力的观点对国家间关系维护的永久价值。二是传统安全观和新安全观,使学生领会中国新安全观对解决世界复杂安全问题的时代价值。三是丛林法则与合作共赢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合作共赢观对世界发展的重要价值。四是文明冲突与文明共存观,使学生感受到以“天下观”为特征的中国文明共存观对世界和平的极大价值。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比较不仅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也赋予了他们理性和平的心态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作者系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