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张纸,于他手中记录下了最美的城市建筑与乡村民居;一条线,一个点,于他笔下变成了一份精美的画作;一座讲台,一块黑板是他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
墨笔丹青,如行云流水绕素笺,展瀚海崇山依旧颜。“和蔼可亲,尽心尽力……”,这些都是耿庆雷老师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正是一颗赤子之心和对绘画的热爱,使他从幼时简单的小人书临摹开始,到专业性学习绘画,并在执教五年后重新深造自己的画艺,也正是这一步步,不忘初心的追求,才使得耿老师屡获褒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尺讲台,三千桃李。九七年调入理工大学至今,耿老师不知教导过多少学生。由当初的一个班二十人,再到现在的一个班三十人,耿老师凭借自己对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他曾三次获得“我爱我师”奖,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等奖项。当谈及此次获得奥琦玮教学优秀奖时,他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和那么多大院名师竞争,没想到这份难得的荣誉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惊喜总是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面前,耿老师在带领16级同学在婺源写生时,得知这个消息都是一脸的不相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奥琦玮奖的获得,是对耿老师二十多年来教学的肯定。
“教师和医生都是一份‘良心活’,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真心换真心,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和学生做朋友,聆听他们真实的内心,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只有由心而发地热爱这份职业,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你想给学生一瓢水,你就得有一桶水。”这些都是耿老师的所想与所做。在教学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深究教学经验和方法,在二十来年的教学中尊重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
仗笔行山水,一纸画山河
耿老师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入职五年后,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山水精神高研班”,师从导师陈平、丘挺,潜心研习中国山水画。遵循着老师不能过早“结壳”的教诲,他开始临摹宋元名家,一遍遍翻看每个国画大师的画集,汲取中国画中对线条的讲究,笔墨语言的转换,并将中国画中起承转合、概括取舍、空间虚实、空间构图等造型手法运用到建筑绘画中,使画面别有一番韵味。
写生,写的是山水间的分镜,生的是心中对景物的心意;写生的目的绝不是照搬与复制。为追寻更多合适的素材,耿庆雷老师像支离弦的开弓箭,到处寻找入画应景的写生点,对写生的场景有着严格要求。每年两次的带队写生,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在他看来,建筑写生分为四个层次:作品临摹、图片改绘、实地写生、艺术创作。走遍山水风情,最能体现中国建筑特色的,还要属隐匿于山山水水之间的村落建筑。中国地域广阔,建筑类型丰富、风格迥异,仅代表性民居就十多种,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对传统民居的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2011年,耿庆雷所著的《建筑钢笔速写技法》被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两次再版,并于2015年获“十二五”部委级优秀教材。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考研或就业,原本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面临的一个简单选择,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却成了“鱼与熊掌”一样的两难选择。执教二十多年的耿老师,从他的角度看现代社会行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勉励:竞争日趋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求我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追求更高的平台,考研深造是不错的选择。作为艺术生的我们,英语是我们难以逾越的障碍,要靠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切不可急于求成,抱侥幸心理。
离开大学生活三十多年的耿老师,跟我们谈起他那时的学生时代,每个班十五个学生,有时两个老师同时带课,在那种远离手机、电脑的年代,他们少了便利的生活工具和浮躁的心,却比我们多了一颗纯粹的心。现在的我们手里虽然拿着便捷的通讯工具,却淡化了与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的联系。
多年的教学生涯,耿老师也有自己的见解,在他心里,成为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诚”,不去刻意追求名利,不必非要强调成就,不违心才是最重要的。正是有了这份坦然和淡然,一直以来,耿老师受到同事的欢迎和同学的敬重与敬爱。
【教师简介】耿庆雷,1987年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一级景观设计师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手绘》编委,界筑介画社团成员,山东省文化艺术专家库成员。
作品曾先后参加首届中国壁饰、雕塑艺术大赛、全国第二届电脑建筑画大赛、全国第三届室内设计大展、“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大型画展等20余次省及全国画展,均获殊荣;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设计大赛并多次奖项。2016年课题“色彩语言中的中国青绿山水画样式与风格”获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2011年被评为山东理工大学“大学期间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2015年被评为山东理工大学“我爱我师十佳老师”,2004——2018年期间获“教学质量奖”10次,2018年被评为山东理工大学第三届奥琦玮教学优秀奖。
2011年专著《建筑钢笔速写技法》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并于2012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获“十二五”部委级优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