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关于信息化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召开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讨会,创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搭建创意、创建、创业“三创导向”平台。增加实践环节,强化过程评价,每2个授课课时配备1个学时的指导实践,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以上。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打造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课外齐用力的良性人才培养体系。
改革教育教学过程。创新数字化课程建设模式,加大投入力度,累计自建数字化资源课程700多门,近1/2必修课实现数字化,有效应用课程课堂1000多个。引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东西部高校联盟、慕课等开放共享课程,实行多元教学形态。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媒体技术与云端一体化平台应用培训,启动实施卓越中学数字化教师培养计划等,累计对600余名骨干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能力”培训,将教师参训情况与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挂钩。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设置近4000个无线节点,建成千兆级宽带无线校园网,实现与万兆宽带有线校园网络无缝对接。建成智慧教室60余间,实现课堂多媒体内容呈现、即时师生互动、学习情境感知、自适应教学服务等功能。依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StarC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开发手机客户端,引导学生开展“移动学习”。
加快管理机制创新。实施“一张网”信息管理预警工程,通过网格化监控、网络行为监管、业务系统等对学生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网格化动态管理系统。通过举办教学节、设立本科教学创新奖、组织教学创新竞赛、召开青年教师沙龙等活动,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推进国家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为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培养信息化专门人才提供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