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晚,大学生事务中心一楼西首,由我校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生李豫创业的稷下时光咖啡厅内,咖啡香浓,师生情浓。校长吕传毅正在这里请10位有志创业、正在创业或已经创业的在校学生代表喝咖啡,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招生就业处、奥星科技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学生创业导师李涛,校友、山东易韬置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海峰也应邀来到现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一边喝咖啡,一边像拉家常一样聊着关于学生创业的那些事。
事情缘起:尹基跃发微信表心愿——“校长,我想请您喝咖啡!”
5月11日,我校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学生、淄博创青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尹基跃在其微信平台上推送了这样一条信息,标题就叫“校长,我想请您喝咖啡!”
微信中写道:“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四学生,我叫尹基跃,也叫尹一凡,是一名走在路上的创业者,现在在做大学生创业孵化公益平台—90创业内参。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为社会做些贡献。上周总理和创业者一起喝咖啡,我也有个梦想:“请校长喝咖啡,聊聊创业那些事!”
微信一经发出,获得点赞、转发无数,一时间,“校长,我想请您喝咖啡”成为校园内的热门话题。大家都想知道:刚上任不久的吕传毅校长会看到这条微信吗?如果看到了,他将如何回应?
吕校长回应:“很高兴跟同学们喝咖啡,一块聊聊创业那些事。不过咖啡还得我来请!”
吕校长还真就看到了这条微信,并很快做出了回应。5月13日,他通过本报表示:“很高兴跟同学们喝咖啡,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不过同学们正在创业时期,喝咖啡还是由我个人来请!”他说,“尹基跃等同学积极主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校长,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当前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校大学生重视创新创业,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此一贯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我愿意在方便的时候,在合适的地点跟同学们聊聊。”
吕校长还说:“同学们中像尹基跃一样有志创新创业的同学肯定还有不少,还是多找几个同学一起喝吧!”他委托本报以新闻媒体的身份在全校找几位同学代表,并组织安排好这次“咖啡会谈”。
本报微信发出征集令,很多同学为校长点赞,表示:“我想去!”
5月13号下午,本报微信平台推送消息:《尹基跃们!校长请你们喝咖啡,就聊创业那些事!》。微信一经发出,顿时传遍校园,一时间本报后台满满的“我愿意!”很多同学在报名的同时留言,为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关心点赞,为在校创业者点赞。
本报从报名的百余名学生中选出了部分代表,经与校团委协商沟通,最终确定了李豫、高文健、张兆鹏、白传豪、路笃群、宋本哲、高川明、张磊、刘宁宁等9位同学,替校长邀请他们与尹基跃一起喝咖啡聊创业。这些同学得知消息都高兴坏了,尹基跃还以为我们在骗他,等确认自己的心愿即将得到满足,喜悦与激动就别提了。
经吕校长提议,我们还分别邀请了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招生就业处、奥星科技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迟沂军、刘明永、赵明、任传波、魏修亭、陈学星、刘继亮等领导老师,学生创业导师、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涛,校友创业代表程海峰。他们听说校长要“破费”请学生喝咖啡,聊的又是创业那些事,欣然应约。
于是,5月21日“表白日”这一天,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在傍晚时分先后来到李豫创业的“稷下时光”咖啡厅,围坐在一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喝着咖啡,敞开心扉,你言我语,拉家常,聊创业。
学生谈现状讲困难,老师出点子“牵红线”
咖啡越喝越有味,现场气氛也越来越热烈。同学们平复了最初的激动、兴奋与拘谨,一位接着一位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先是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校长、老师、校友和同学们介绍、宣传甚至“推销”自己的创业项目,然后诉说了目前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我们大学生创业基本上属于轻资产运营,基本上没有核心技术,咱们学校老师的科研专利成果能不能以专利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创业中来?”“我们有很好的创业设想,也具备了其他各种条件,但是在学校里却找不到必要的场地,怎么办?”“学校能不能多组织一些创新创业培训,带我们去一些别的学校看看?”“学校能不能给我们在校生和优秀校友牵牵线,让我们在创业的时候能享受到校友的丰厚资源?”“我们创业跟学校有关部门打交道,他们不支持怎么办?”“创业与学业发生冲突怎么办?”“学校怎样评价认可创业学生?是否认为在校生应该都要去创业?”
对于这些问题,校长和在座的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指导老师都认真做了记录,并和同学们作了耐心细致的交流。对于有些问题,吕校长还当场作了解答或表态,要求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拿出解决方案。
部门领导、指导老师和校友在答疑解惑的同时,还积极给同学们的创业项目出点子,甚至直接贡献出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同学们搭桥牵线。
校长态度很明确:“支持创业!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有志于创业的同学使劲‘折腾’!”
吕校长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倾听同学和老师的发言,时而埋头认真记录,时而了解情况表明态度。
吕校长说:“学生和教师是学校舞台上的主角,满足他们学习、工作、生活、发展上的需求,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天请大家喝咖啡,就是想听听同学们在学习、发展尤其是创新创业方面做出了哪些成绩,目前状况如何,遇到了什么困难,为学校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关于学校对创新创业的评价认可问题,他说,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在座和全校所有的创新创业者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已经处于省内高校先进水平。2004年,我们优先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这是省内最早的,华东地区第一个创业培训师资格证书也被我们学校的老师拿到。2009年开始,我校每年出资50万元用于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今年开始学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创业基础课,也是省内第一家。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也证明学校党委、行政对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赞赏与支持。“创业不是浪费,是正常消费。”学校的资源用来支持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活动是分内的事,学校会创造条件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同学使劲“折腾”。同时,学校资源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同学们的所有要求,这一点,还望大家理解。
关于创业与学业的关系,吕校长引用了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点。他说,我们支持鼓励创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适合创业。人才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人才的成长也没有固定的路径,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另外,学业与创业并不矛盾,两者方向上并不冲突,只是在时间利用上需要合理分配,希望大家结合专业搞创业,结合创业学专业,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外,大学生创业不存在“失败”,不能光算经济账,创业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勇于创业、敢于创业,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吕校长还强调,创新是创业的根本。创业不是简单地开一家公司或一家店铺,而是要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加上高新技术作支撑,去干一番事业。这才是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初衷。希望咱们学校的同学在创新创业方面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不要做工作岗位的竞争者,而要做工作岗位的创设者,将来不断涌现从山东理工大学校门走出去的“比尔·盖茨”和“马云”。
尹基跃们说:“喝过校长的咖啡,创业更有劲头!”
时间过得飞快,原定两个小时的“咖啡会谈”在超时半小时后结束,尽管大家意犹未尽。到场的同学拿来一本记事簿,每人在上面写了一段话,送给了吕校长。吕校长很高兴地接收下了这份特殊的礼物,表示要拿回去经常看看同学们的心声。
送走了吕校长和其他领导老师们,同学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大家都为学校领导的亲切随和而感动,为学校对创新创业的支持而振奋。尹基跃同学的话代表了同学们的心声:“能跟校长还有这么多老师们坐在一起喝咖啡,是我一生中难忘的经历。喝过校长的咖啡,创业更加有劲头了!”
文学院学生、淄博达人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川明同学说:“真没想到校长和学校会对我们创业大学生这么鼓励和支持,校长及各位领导对我们每个人的创业项目提出的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更让我们获益匪浅。同时,校长、老师和校友的话让我深受启发,首先是我们创业大学生不能光靠向学校伸手要场地要经费要政策,在温室里长大的苗木经不起大的风浪;其次,我们大学生的创业应该尽可能跟专业相结合,搞创新创业,这样的创业才更有价值和发展潜力。
“有了校长和学校的支持、认可,我感到非常兴奋,我们顿时感到了巨大的能量。”“校长及各位领导对我们遇到的问题的切实回答和帮助,使得我们坚定了方向,我相信我们会在创业的道路上继续坚持,争取早日获得成功,报答学校!”“一直听说吕校长和蔼可亲,今日能和吕校长当面交流着实感受到了校长的魅力!学校这样支持我们,我们还有啥思想包袱,甩开膀子使劲干吧!”参加此次“咖啡会谈”的学生们纷纷说道。
一杯香浓的咖啡,一位可亲可敬的校长,许多为学生着想的领导老师,一群充满梦想和干劲的学生,一次关于创业的促膝长谈……短短两个半小时,却让每个人收获颇丰。校长那一句句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和建议如涓涓细流,流到了创业大学生的心里,浸润着一个个渴求成功的梦想,滋养着一颗颗不甘心不安分的心灵。创业学生们也将因为这一份份殷切的鼓舞和一股股强劲的力量,在偌大的创业舞台上,练就非凡的素质和能力,争取从一棵棵小草早日成长为一株株大树,蓬勃生长,生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