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各位同志:
大家好!
欣闻“《管子学刊》创刊30周年暨《管子》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召开,我感到非常高兴,特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齐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儒学和先秦诸子百家相互争鸣、创新发展的主要阵地;《管子》一书是齐文化的经典著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管子》中提出的“以人为本”“以法治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思想理念,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0年前,我有幸在齐国故都工作。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齐国历史上实行经济改革、富国强兵、称霸诸侯,实行开放政策,创立稷下学宫,聚集了各国学者,广泛吸纳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为己所用,这都给我很大启发。也感到对齐文化的研究很薄弱,是与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不相称的。当我了解到王志民、李新泰等同志积极开展对齐文化的研究时,我很高兴,全力支持他们开展课题研究,召开学术会议。在1986年10月召开的全国首次《管子》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提出创办齐文化学术专刊、建设齐文化阵地的要求,我和市委一班人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创办了《管子学刊》。
30年来,《管子学刊》作为国内外学者研究齐文化的重要阵地,出版期刊120期,在推动齐文化的研究、开发,大力弘扬齐文化精神,培养齐文化研究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感到十分欣慰。借此机会,我也向30年来,为《管子学刊》健康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向给予刊物大力支持的学者、专家表示感谢!
我衷心希望《管子学刊》继续团结学术界的朋友们,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示精神,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齐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为山东的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