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生动课堂,也是当代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结合学院创新试点项目《凝练“实践+”育人品牌特色,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开展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学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共组建实践团队61支,参与人数873人,开展大小活动281次,直接受众人数达3000余人,发表新闻稿共计546篇,做到参与人数、走访地区多,调研内容、宣传范围广,实践地认可度、学生获得感强,总体上取得良好效果。
高度重视,强化活动组织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策划,组建工作组织网。学院领导指导实践方向,帮助联络相关专业企业;团总支教师全面负责精品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指导;学生会、社团各司其职,负责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各班级骨干负责班级层面活动的组织开展。学院召开学生骨干动员会、班级动员会总计35场,开展培训会议12场。通过“实践+强化组织”,学院形成了“重点引导抓关键、全员参与带主流”的社会实践参与氛围。
立足学生,科学规划制度规章
在学院领导带领下,从学生认识出发,相关教师及学生骨干悉心研究文件,本着实践目标差异化、双向受益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包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实施细则》《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细则》《社会实践目标差异化管理的通知》《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规章,通过“实践+制度设计”,分别从实践实施开展、基地建设管理、实践目标制定、实践影响扩大和实践教师指导等五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结合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领导重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在社会实践中与省内外一批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实践+企业合作”,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对大一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使大二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引导大三学生进行项目化顶岗带薪实习。学院现已建立与国网山东电力集团部分地市分公司、青岛海尔集团、青岛软件园、北京千峰互联、北京凌阳科技、上海容大教育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强电专业学生通过深入电力公司实践,实地了解了本行业工作现状及发展状况,弱电专业学生通过无人机、VR、AR等项目化学习,一定程度上均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拓宽了就业视野。
风行院内,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
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有效途径,将教育引导宣传贯穿活动全过程。开展前,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动员,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共计发布消息、新闻16条;实践过程中,通过QQ、微博、微信视频互动直播形式,吸引学生密切关注各实践团队动态,先后共有12支团队开展视频直播,关注度持续走高;活动结束后,学院将网上投票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作为实践项目结项的重要依据。
安全第一,全方位加强过程保障
社会实践开展前,由指导教师与所带团队协商,充分利用学院校友资源,综合团队学生生源地,确定实践地。同时,由相关教师与实践地相关负责单位沟通,确保实践住宿、饮食、活动路线等后勤保障。学院统一要求各社会实践团队建立实践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上交详尽的活动日程安排,制作《社会实践告家长通知书》,与家长明确学生社会实践期限、实践地及实践任务,由家长签字并统一上交。过程中,学院为实践队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强对学生外出期间的意外风险防范。各团队指导教师按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工作职责》要求,实地指导学生实践,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性、纪律性。
学院将持续凝练“实践+”品牌内涵,培养“95后”大学生会创新、有能力的实践意志品质,致力为“五有”人才培养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