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门外摆着精致木碗与小板凳,李师傅就在里面做木工活。
由于年纪大了,师傅就很少再去做大的手工,在加上这几年的效益不是特别好,刘师傅就开始做小工艺品。
“我从初中就开始做木工了,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初一到初四,只上一年就毕业,那时候初中就算文化水平高,初中的时候,学校都在内斗,打群架,初中下来就做这个,一做就是到现在。”接下来老人不断用方言跟我讲述文革的事情。
“那个时候,吃个馒头就觉得足了,现在你们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苦,虽然现在不靠这个吃饭了,但是还是丢不下”,手艺给那个经历那个时代的人一种可以依赖踏实的感觉,中国人所说的一技之长,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人。
靠手艺吃饭,是中国传统最为骄傲的存在方式,中国人的观念,万千金银不如一技傍身,身上带的不如肚子里装的。如今的人群宁愿把时间榨成金钱,换取温饱,也不愿用时间来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今天采访的两位手艺人都没有徒弟,膝下的子女都做别的工作,老人的手艺之路也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续。
“有一门手艺,比你们上班什么的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