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何以为师?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柏云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一般。
师生之间
柏云说:“我喜欢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她是一个像母亲一样温柔的老师。“刚毕业的时候,我也喜欢说教,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平易近人了。”她温柔地笑笑,停顿了下,随手将头发挽在耳后,继续给我们讲:“我担任过几年班级导师,班里常常有那么一两个让老师比较操心的学生,他们有的沉迷上网,有的忙于赚钱疏于学习,学习积极性不够,成绩不理想,让老师很头疼。找他们谈话,一定不能只是说教,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倾听他的理由。班里曾有一个一直打工的学生,可能真的是家里经济困难,我便和他一起分析,帮他想办法。告诉他,如果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就可以申请助学金,既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又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一举两得。”
课前,柏云为了多与学生交流,往往会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趁这个时间,和学生随意聊聊。课间,她会到学生座位旁转转,问问有没有听不懂的地方。
当问柏老师教学中有什么难题时,她笑着表示:“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题,除了学生的学习,其他都是小事情。”
“她总是用期待的、鼓励的眼光看着我,让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位土木工程专业转专业的学生说道。初入大学时,他的学习成绩与其他同专业的同学相差甚远,这让他十分苦恼,甚至还一度自暴自弃。柏云温柔地鼓励他,找他谈心,并推荐他去淄博某设计院实习,让他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坚定了学习的信心。柏云把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了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用真心耕耘,收获真实的鼓励,她获得了我校第七届“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荣誉称号,2016年被评为我校优秀教师。
学无止境
除了在上课的时候下功夫,柏云在平时也不忘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坚守“学无止境”的人生信条,在注重专业知识更新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术课题研究。
有人问:“在同时教授两门课程,还担任班级导师的情况下,您如何进行更深一步的学术研究,时间够用吗?”柏云笑笑回答:“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身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我经常把研究课题的有关内容在课堂讲授。‘三管齐下’虽然有些辛苦,但我是累并快乐着,能看到学生快乐学习并且学以致用,真的是我最大的幸福。”
柏云喜欢读书,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小说、杂文、散文。平日里工作忙没有时间,就临睡前翻上十几页。现在每天读书已经成了习惯,睡前不读上几页书都难以入眠了。柏云最近在读《蝴蝶梦》,她说里面细腻真实的爱情故事很动人。原来这位历经柴米油盐和酸甜苦辣生活,年龄上已不再年轻的女老师,还有一颗情感细腻的心。在书中、杂志上看到人生启迪的小故事,柏云都穿插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老师爱讲,讲得有趣,同学们自然而然也爱听。每每犯困或者倦怠的时候,听听老师讲的小故事,既打起了精神,还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专业知识复杂难懂,需要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为了让学生听明白,理解得更为透彻,也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她专门学习了Flash动画制作,并利用3D工程形体模拟情境,将枯燥的理论更直观地展现给同学们。学Flash动画的那段时间,柏云像个学生,挤出时间去上公选课,向有基础的学生请教。“效果确实不错,学生听课的效果越来越好,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很高兴。”说这话时,柏云脸上泛着兴奋的表情。正因为柏云对工作认真负责,她在2017年第三届“广联达BIM毕业设计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并荣获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称号,同时也在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两种人生
1993年之前柏云在设计院工作,职薪高又是自己热爱和擅长的工作,来到大学成为一名老师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说起这个人生转折的决定,柏云淡淡讲述着。“当时在设计院时常加班,很辛苦。后来偶然有了到山理工就职的机会,我觉得当老师会比在设计院轻松。”这一待就是20余年。一开始,柏云也是个“职场小白”,面对学生很无措,不知道怎么管教。“当时,我找不到感觉。”柏云这样说道。后来柏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并且切实可行的授课技巧:创新课堂模式,转换授课方式,扩充课堂知识容量;理论联系实际,用具体实例引出授课内容,“启发式”教育,勾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现在可谓是越来越有感觉了。”
别人旅行喜欢拍美景美食美人,柏云喜欢拍各地有特色的建筑。“这可能是种职业习惯吧。”柏云打趣地说道。拍下的建筑照片也成了上课的素材。
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比在设计院工作轻松,因为不仅仅有身体上的疲惫,很多时候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可是如今柏云却越来越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了。“我最渴望的师生关系是‘良师益友’的关系。”一句质朴的话,没有浮夸的承诺,我们看到的是为师者的沉稳干练与深切期望。
经过岁月的打磨,柏云愈加美丽,眉眼里全是对学生温柔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