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14日,午后的阳光,和着习习清风,少了一些夏日炎炎,多了一份难得的清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瀚海·筑梦”实践团的调研人员又来到烟台海阳市王家泊村82岁老人王培信家中,展开对该地区传统柳编工艺的调研,主要了解柳编工艺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工艺制作流程。
“但凡有能耐,不干这个”
据悉,王家泊村的柳编工艺以绵柳为主要原料,辅之以绵槐、腊条等材料。从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由于手工劳作效率较低,加之对原材料成本的考虑,用于编制的绵柳大多是自己种植。老人表示,年轻时工作效率较高,自己种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部分绵柳是以8元每斤的价格购买来的。
“一般都是春初的时候种植,夏末就可以割下来处理进行编制了,就像现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也可以存储到秋冬天用。”老人边指着院子里随处可见的已经剥好皮的柳条边说。
调研人员了解到,与垂柳相比较,绵柳较瘪,因此透气性更好,也更利于编制。老人将用一茬柳、二茬柳两种柳条编制的器具进行展示比较,一茬柳较粗,编制的器具较大且整齐美观,而二茬柳相对于一茬柳较细且空,编制时容易折断,成品器具在使用时容易变形。
从最开始的割取原材料、剥皮、选料,到手工制作以及最后的存储,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老人说:“柳条要湿着编才好,整个编制的过程都要关着门窗,整个屋子都不透气,经常会热的喘不过气来,遭罪。”“没有好腰、好腿干不了这个。”“但凡有点能耐,不干这个。”……
调研人员从老人因常年编制柳编已经变得佝偻的脊背,明显变形的手指,认识到传统柳编工艺对老人身体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如今,老人的耳朵和眼睛虽不再好用,但笑容淳朴,精神还较为爽朗。
“我18岁时就跟着从莱阳来的师傅学习柳编,一直到今年已经有64个年头了。年轻时曾经到滑石厂、水煤厂工作,但由于妻子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有人照顾,便留在家中以柳编为生。”老人讲到这里,看到一旁老伴的眼里满是歉疚和疼惜。
“这个簸箕,六个集会都没有卖出去”
据老人介绍,他主要是编制笸箩、簸箕和箢篼等实用性较高的柳编制品。形状各异的工艺品虽观赏价值较高,但使用价值较低,购买的人较少。所以老人基本不编制这类手工艺制品。
“笸箩比较小而且简单,现在一天能编三到四个,放在家里盛馒头、饼,或者过年盛个瓜子都可以。以前年轻的时候能一天编七八个。”
柳编的笸箩透气性较好,具有不粘馒头、纹路漂亮等特点。每个成品的价格在20元左右。
簸箕较大,编制难度较大,老人一天只能编一个。根据大小的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在80-120元之间。多是农家用来扬米去糠的器具。
箢篼是一种盛东西的器具,也可以用来运输农产品。老人一天能编制两到三个。存放时悬于房梁上或墙壁上,老人家中的储物间里,高高低低挂着不少。“现在买箢篼的人很少,基本卖不出去了,也就不编了。”老人流露出一丝无奈。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调研人员还了解到,这些柳编制品都是老人赶集时拿到镇上卖的,买的人也基本都是附近的村民。“集体经济时,一个村里有40-50户在编,成品也都是统一收购。1958年后,开始实行个体经济,销售就没有了保障。加上现代工艺品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柳编手工艺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编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5-6户了。现在,老人年龄渐长,村里只剩下2户在编了。”
“好几个集,卖不几个,这个簸箕,六个集会都没有卖出去。”老人手指着旁边的一个簸箕说道,失落的眼神很是让人心酸。
“再编这一年,就不编了”
老人近82岁的高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夏天天气过于炎热,老人表示不能现场演示编制过程。“现在夏天天气太热了,不能编了,也基本不编了,身体承受不住。再编这一年,就不编了。”老人的言语间流露出无以言表的无奈。
在谈到柳编工艺的传承问题时,老人表示,现在机械化生产以及物质材料的极大丰富,使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本及价格都渐渐降低,同类产品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柳编产品的可替代性强,纯手工操作成本较高,销路欠佳。加之现在年轻人生活成本高,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以柳编为生。柳编工艺的传承面临极其严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