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201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赛区)初赛中以优异成绩进入决赛,并于今年3月在全国总决赛中表现优秀,获得三等奖,弥补了我校自2009年以来未曾入围决赛的缺憾。初见他,一身休闲运动装,有着理工男特有的内敛呆萌的气质。他就是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1401班学生蔡玉节。
谈及获奖,蔡玉节谦虚而又坦诚地回答:“成绩的取得源于我对数学那份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爱,更离不开理学院指导老师对我的指点和帮助。”让我们一同走近蔡玉节,去聆听他与数学相伴相守的故事。
兴趣激发无穷动力
一提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两门课程,大多数同学会因其枯燥难懂的公式和定理而深感头疼,更有甚者谈“数”色变。然而对于蔡玉节来说,数学是兴趣所在,是一种独具魅力的理性艺术。在他人看来那些复杂难记的公式、定理,对他来说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演算、推理、证明。蔡玉节喜欢钻研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有时候解答一道题会花费一个多小时,但他从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用他的话来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巩固加深知识的过程,同时他也很享受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蔡玉节非常注重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老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讲解、演算时,他在听讲的同时也会不停地在笔记本上演算推导,这样新知识便很快被“消化吸收”。有时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他总是及时向任课老师请教,课后常常看到他向老师虚心请教、和老师交流探讨的身影。“那些题目挺复杂的,有时候一讨论就是半个小时,真的很感谢老师的耐心讲解。”蔡玉节腼腆地说道。
谈及报名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的初衷时,蔡玉节说:“主要是想通过比赛来锻炼自己,同时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平日里寡言少语的蔡玉节在谈到自己喜爱的数学时却总是侃侃而谈,直言参赛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比赛过程中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同样对数学有着极大兴趣的同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他们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蔡玉节如是说。准备比赛的过程漫长而又枯燥,几乎每天都要埋头于各式各样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与定理中,但对于蔡玉节来说却以苦为乐、甘之如饴,对于数学的热爱让犹如一株幼苗的他,从每日的做题与钻研中汲取养料,不断成长。
坚持浇灌成功之花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蔡玉节都是一个肯坚持不轻言放弃的人。他特别喜欢篮球明星乔丹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失败,但你不可以放弃。”这句话成为鼓舞他一路勇往直前的动力,也在失败受挫时给予他力量和希望。
数学是一门看似枯燥实则奇妙的课程,它需要你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平日里本就繁重的课程加上急需准备的比赛曾让蔡玉节忙得不可开交,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顾此失彼。来自学业和比赛的双重压力并没有让他退缩或者放弃,而是尽最大努力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白天上课时聚精会神地听课,争取在课堂上解决所有问题,晚上则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战比赛。“那段时间过得充实而又忙碌,很庆幸自己能够坚持下来。”蔡玉节说道。
课余时间,蔡玉节经常去第二体育场锻炼,他最喜欢的运动是中长跑。跑步时的酣畅淋漓可以疏解一天的紧张和疲劳,使自己得到放松。他认为长距离跑步和做数学题一样,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毅力。
拒绝被窝里的青春
大学生活是相对自由的,很多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不少人也因此变得懈怠起来。在蔡玉节看来,躺在宿舍玩手机或是打游戏的那份“惬意”,远不如找间自习室复习功课来得充实自在。“我在高中时喜欢打游戏,到了大学就不怎么玩了。”现在蔡玉节的生活常态是,上课、运动、自习,偶尔也会出去走走放松下心情,日子过得简单而又宁静。或许在我们看来,他的生活是单调的,但是对他来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为之不懈努力是无比幸福的。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有数学为伴,他的内心是充实而又丰盈的。
学习中的他,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不轻言放弃的品格;生活中的他真诚谦虚,当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总是耐心地给予解答。在同学们眼中,蔡玉节不是那种可望不可即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像我们多数人一样真实地存在着,唯一的不同是他那种坚持不懈的韧劲。“当遇到很难的题目时,我们解不出来通常就会放下,但是他会继续钻研直到解出正确答案,这一点我特别佩服他。”他的舍友如是说。平日里内向寡言的他很是低调,当得知他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时,身边的同学都很惊讶:“原来他是我们身边的隐形学霸。”在蔡玉节的影响和带动下,平日里有些懒散的舍友们也开始发奋学习,逐渐加入了“泡图书馆”的大军。
兴趣为舟,坚持作桨,满怀着执着与热爱,蔡玉节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对他而言,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拼搏,疯狂一把,是一种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