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五有学子   
名师风采——唯吾所求孜孜不倦
作者 : 崔文斐  
来源 :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 2007-01-13
阅读次数 : 180
  傍晚时分,冬日的太阳早已落下,校园内华灯初上,宿舍区内有三三两两吃完晚饭后的人在散步。这时,崔洪友骑着自行车拐入宿舍区大门。跟他住同一栋楼的邻居说:“他总是这样,早上一大早出门,在别人吃完晚饭的时候才从实验室回家吃饭,半小时后又准时回到实验室,但他忙到几点才回家休息就不知道了。”就这样,从早到晚,崔洪友在一天天的忙碌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崔洪友,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现任该院化学工程系主任,我校“136”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校“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之一。1990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在工厂研究所工作4年后调入我校任教。1997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又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国家化学工程联合重点实验室继续深造,200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校任教。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现在的老师有的以教学为重,有的以科研为重,但崔老师坚持两手抓,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他也为之付出了别人双倍的努力。”提起崔洪友,同事们都觉得他是个上进的年轻人,各方面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化工是非常实用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的科研成果不能只是空中楼阁,必须能为社会解决难题,为企业创造利润。”在工厂工作过的经历,使崔洪友深切的了解到工厂和社会的需要。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超临界流体技术、绿色合成与清洁生产技术、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应用、精细化工与化学品。而这些都是企业迫切需要有所突破的难题,所以各企业都争相与他合作,近两年他共承担了5项横向课题。其中,2005年开始与莱芜赛福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毒死蜱项目,所研究开发的农药中间体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该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会自然分解,残余性非常低,是代替甲基硫磷、敌敌畏等高毒性农药的新型农药。该项目的投产,无论是环保,还是百姓健康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此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为企业每年创造利润1000万。另外,崔洪友还承担了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博士就承担了这么多纵、横向课题,其间付出的努力不言而喻。“企业和政府拨了这么多钱让我搞科研,我就一定要让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这份责任心让他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在教学上,崔洪友主要讲授《化工热力学》、《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有机化学》、《精细有机合成》、《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等课程,还组织开展了《化工新技术进展》讲座。讲座由多个老师轮流讲,每人4学时,面向本科、研究生。这就为学生开阔了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化工行业的新发展、新动态,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崔洪友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与学生座谈,以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态,并向学生介绍学习、考研、就业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对化工的认识、对未来的畅想。“现在的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安心于本专业的学习,所以我想通过谈心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化工是全球就业最好的专业,化工是最有用、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言谈之中既有对学生的关心,又饱含了对化工专业的无限热爱。
  在平时的授课与座谈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们,最直接的收获是树立了勤奋上进的工作态度。“他常教导我们要勤奋,总是要求我们一进实验室就要忙起来,他自己以身作则,工作非常认真,从来没见他闲下来过。”他带的研究生说。崔洪友在知识的传授中,在日常的座谈中,在每天的实验中,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敬佩之余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崔洪友的生活中,没有惊天动地,甚至没有豪言壮语,但正是这种执着的坚忍和淡泊的态度,产生了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责任编辑 :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