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不能忘记三件事情:“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父母;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业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 ——于思湘
在文学院的天空下,有一副坚强的翅膀,在引领着学生欢快地翱翔,那就是于思湘老师。
一头浓密的黑发衬着方正而略显清瘦的脸,岁月的留痕隐约地划在那宽宽的前额之上,他衣着朴素却干净利落,身材不高却精神饱满。面对这一些,谁也不会想到,我们的于老师已经50多岁了。
学生
于老师是原淄博师专留校的学生,而他本来只是打算进入齐鲁石化当工人的。在那以后,下乡、插队、做思想政治工作、回校教学,任何一点事情,他都做得一丝不苟。他永远都像一个虔诚的小学生,汲取着各种知识的营养。
教学中,他又不满足于自己的学识,于是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学习历程。进北师大中文函授班,进山大学习,并完成了山大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山师大教师进修班,常常是一年学习十几门课程。紧张的生活几乎让他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他开始失眠了。“我不喝酒,但那段日子,我每天晚上都喝几口酒麻醉自己,好让自己睡着。”在山师大进修时,破旧的宿舍抵不住寒风的吹打,然而于老师却一个人没有玻璃的阴面宿舍里睡了一冬。“糊上报纸根本就没有用,我只有一床被子,一到下雪天,早上起来,被子上都是一层雪。”,他这样和我们说!
“我几乎是掰着手算时间,五分钟干什么心里都必须有数。”于是山师大校园里,永远留下了一个拿着书,在办公楼后面的小花园中背书的于老师的身影。“于老师没有浪费一分钟的时间,他的时间都用来办正事了。”他的好友和同事常常这样说。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一个仲秋夜,山师大图书馆里,他完成了他第一篇学术论文《试谈惯用语语法特点》,而这篇文章后来被评为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于老师的努力有了回报,他也会心地笑了。“人生就是一种价值,得到认可,也就满足了。”
老师
“我在学习上对学生太苛刻了,有时候自己也不理解自己。”于老师谈起学生时,眼中总是充满了激情,他太爱他的学生了,也爱他的职业。他的屋里现在仍旧放着多年前他当班主任时学生的相片,相片整齐的排放在相框里,每一个都注明了姓名、生日等。
于老师的认真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什么事情放到他手里,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好。”院领导如此评价他。他讲义稿写的一丝不苟,而板书更是仔细,从他手里出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有凌乱的感觉。现代汉语课有时候抽象性很强,而于老师却总有办法让大家听明白。他的课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精辟的分析;有的是生动的例子;有的是于老师那颗赤诚的心。于老师在学术上永远都保持在最前沿,他讲的知识也是最新的,他的讲义稿近几年就已经更新了三次。他不会把过时的东西教给他的学生,他要让他的学生时刻站在汉语学习的最前沿。讲义和教科书,他基本上都已经背过了,可是他依旧在讲课前的晚上将内容看一遍,无论时间是多么晚。
学生在他眼里既是学生,又是孩子,他永远以一个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对待他的学生。他常说父母将学生送到了学校,就是对老师的信任,我也不能让家长失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个学生上网成瘾,经常逃课。于老师知道后,将他的父母请到了学校,谈了两个小时,后来孩子的父母说:“把孩子交给于老师,俺们放心。”那个学生也在于老师的感动下,重新树立了学习的目标,现在正在为考研而奋斗。
在学业上,于老师眼里是揉不进一粒沙子的。有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就和于老师说:“于老师,我父亲跟某某领导很熟,你看……”。“是吗?那你让你父亲找一下那个领导,只要领导批,你要多少分,我就给你多少分。”于老师无情地拒绝着每一件这样的事情,拒绝着这样的学生,可是时至今日,和于老师关系最好、联系最多的却是这些学生。人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也在日后的生活中体会到了于老师的良苦用心。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风格,我不愿意模仿别人,我也模仿不了,学生对这种苛刻的要求暂时不能理解,我也不在意,我想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是的,于老师永远是于老师,一个永远严谨、正直的人。在河边走,他是不湿鞋的佼佼者;在风雨中,他是不低头摇曳的劲松。他就像一只海燕在雨中飞,他就像一只苍鹰在云中翔,他就是他。
儿子
于老师是远近闻名的孝子。父亲中年得病使他从12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而这一挑就是40多年。他无怨无悔地承担着岁月给他的苦难,也默默地将自己一点点奉献。
2003年、2005年,于老师先后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巨大的痛苦狠狠地啃噬着他那颗饱经沧桑的心,然而他却没有因为这而耽误一丝一毫的工作。在母亲最后的时刻,他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我一直陪她聊天,聊过去的开心事,让她高兴,我所有的痛苦只能在由学校到家的路上发泄一下,我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带到课堂之上。”是的,他没有,一点都没有,他的学生们,也不知道那段日子里,他失去了最亲爱的人。谈到母亲,于老师总是泪流满面,“如果能替母亲的话,我也毫不含糊。”
就是这样一个孝子,在母亲最后的时刻,他也没有给学生落下一节课。那段日子他还辅导了一个学生的普通话课程,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他仍旧是咬着牙给那个学生上完了课。虽然家里有母亲痛苦的呻吟,但他仍坚持为那个学生辅导,每次那个学生要求停课,都被他拒绝了。
父母的遗像整齐地放在了他卧室的书橱上!“每天早上,我都会站在他们面前好一阵子,说说心里话。”
同事和朋友
“人与人之间交往应有一些真实的东西,去掉那些虚假的部分。”无论是对学生,对同事还是对朋友,于老师时时都是与人为善的。好事往外推,难事自己揽,几十年如此,毫不含糊、从不例外。
于老师母亲病重期间,学院因其家中困难,要给予他特殊照顾,可他坚持不肯,院领导多次劝他,他硬是推掉了。“我一个普通老师不能破这个例。”他一直这样给自己说,也给别人说。学校有重活时,他总是出面把别人替下;有外出旅游的机会,他总是让别人在先。每次出去开会时,他总是和那些专家一起,随时学习新鲜的东西,钱一分都不乱花。尽管每次学院都给了他足够的经费,可是他总会省下一部分交回学院。
“于老师是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认真的人。” “于老师是一个难得的优秀教师,他总是最后一个想到自己。” “于老师是一个研究学问的好老师 。”他多年好友和同事都这样评价他。
于老师的朋友不仅有老师,更多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他们是师生,在生活中,他们是朋友。有一个学生家中遭变故,母亲去世,她就在于老师家里痛快的哭,于老师成了她心的依靠;有一个学生性格孤僻,他将话说给于老师听,于老师成了他倾吐心声的朋友。“学生在学习时是学生,走出去就是同行,就是朋友,我不比他们高什么,我们就是朋友。”
荣誉
于老师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高教工作27年,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他先后为专科生和本科生开设过《现代汉语》、《人际关系语言学》、《现代汉语专题研究》、《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海精华赏析》等6门课程,也因教学成绩优秀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他所授的课程《现代汉语》曾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并获得讲课比赛一等奖。他结合教学先后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并主持校级立项的教研课题三项,其中两项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他共主编或参编汉语专业用书4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有10篇文章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修辞学习》、《语文建设》等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上。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转载一篇,目录转载1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1991——1995)收录5篇,其中有两篇文章被收录在1995——1998年《中国语言学年鉴》上面。其学术论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校级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获省级、国家级学会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他突出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同行、校领导的认可,他先后被推选为淄博市语言学会会长,淄博市社会科学咨询专家,淄博市社联委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带头人,全国高师现代汉语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其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被编入《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
一切的荣誉对于老师而言,都是应当的,然而他最看重的却不是这一切。他只希望自己为学生做一点事,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学生擦亮知识的天空,让学生成材。学生喊他一声“于老师”,那是给他的最大的荣誉。
于老师仍旧用他坚强的臂膀支撑着学生的知识天堂,依旧用那精神的翅膀引领学生们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