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翘的马尾辫、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自信灿烂的笑脸、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人格魅力的人,这就是学生们眼中的王艺玲老师。“亲其师而敬其道”——这是在我校第二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爱的老师”评选中,爱戴她的学生们发自心底的声音。然而对于获得“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爱的老师”这一殊荣,王艺玲老师谦虚地说:“这是同学们对我的鼓励和鞭策,现在压力更大了,不过,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话语中透露着不加修饰的朴实与真诚。
教书更育人
王艺玲老师自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先后担任《教师口语》、《普通话》、《演讲与口才 》、《现代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所教课程大多与学生的语言素质有关,因此课堂上她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激励学生把“要我学、要我做”变为“我要学、我要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不做学习的“奴隶”要做学习的主人。在学术上,她非常赞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且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看法,她认为,只有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允许发出不同的声音,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家才能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共同进步。针对部分学生感觉汉语言学枯燥乏味的情况,王老师的做法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她认为,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主要载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只有热爱汉语,才会有责任和动力学习、研究、传播汉语,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这门功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才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她认为由于从小所受的教育而获得的那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进取的坚定信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有责任把这笔财富传给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引导学生把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信息交流提高对语言的认识,弥补教材无法密切联系实际的缺憾,为语言学习注入活水。为提高教学质量她把教学优秀奖获得的奖金大都投入到备课条件、设备的改善、教学资料的购买以及课件的制作。
在20年的教学实践中,王老师始终坚持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她认为只有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的行动。她一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并努力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从而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她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只能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但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公开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对而言,课余时间的深入交流更有针对性。她还提到,同学之间交流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或许会更大一些。由于和学生接触多,比较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她总是尽其所能给予帮助,并在精神方面积极支持与鼓励。
“授业启心智,教书更育人,‘产业化’的理念不适合大学教育。”这是王老师对“教书育人”的深刻理解。她认为,作为老师既应该注重知识信息的传播、先进理念的灌输、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技能技巧培训,又要注意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 ,比如责任感、使命感的提升,人格的塑造,修养的熏陶,创新精神的培育。王老师说她很赞赏“教师是人类灵的魂的工程师”的说法,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王老师的敬业精神令很多学生敬佩不已。
创新为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王老师一直坚持素质教育为本,坚持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改革与创新,她教授每一门课程都努力探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她说:“一个老师如果没有用于创新的思想观念 ,就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老师自身创新才能带动学生创新。”《普通话音乐辅助教学》、《演讲态势语阶梯训练法》是王老师教学创新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本学科教学首创。针对学生口语能力教学薄弱的现状,王老师尝试《普通话音乐辅助教学》,用音乐这种有趣味、有实效、符合年轻人特点的形式,为普通话训练增加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从产生这个想法到整理为系统的教学方法期间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王老师的努力在教学中也已初见成效,她的课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喜欢听、乐于学,教学效果显著。谈到《演讲态势语阶梯训练法》时,王老师说其创新教学的灵感来自自己的“业余爱好”,正是由于对音乐、舞蹈、戏曲以及艺术体操等文体项目的喜爱,才为她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如,“亮相”训练的灵感就来自京剧演出开场时的“亮相”,而极富特色的八节“态势体操”则借鉴了体操训练中的基本功练习。此外,王老师出色的创新能力在《现代汉语》课程学生的积极讨论中也可见一斑,她在指导师范生毕业实习期间还总结出了《师范生实习阶段的口语训练》方法,提高了学生实习试讲的效率。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谈及如何提高口才王老师希望通过记者的笔,将自己的感悟与同学们共享:不管是演讲、朗诵还是辩论赛,胜败的关键不在口上,而在大脑,口才的较量最终是思想的较量,只有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才能真正提高口才。这在其他方面同样适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或许就是王艺玲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为此,她时牢记“育人”这一天职,时刻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期望学生在走过大学四年之后,除了从学校“拷贝知识”,还应从学校带走“精神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