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五有学子   
□用真诚与热情诠释“爱与责任”的人——记化工学院王平老师
作者 : 王彦荣  
来源 : 理工视窗  
发布时间 : 2005-11-18
阅读次数 : 253

  年轻,是采访前记者对她的最初印象。正是年仅26岁的她,在化学工程学院“我爱我师——我最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当选我校2005年“我爱我师——我最爱的老师”候选人,可能是其中最年轻的老师。她参加工作2年,没有累积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值得炫耀的丰硕成果,但却深受老师和学生的爱戴,国庆前的一次课堂上学生还为她送上了鲜花……  
  她就是王平老师。带着些许疑惑,一个周六的下午,记者敲开了王老师办公室的门,走近了这位年轻却不失干练的女老师。 
  王老师刚刚上完两节实验课,神情略显疲惫,但一谈到学生,她顿时精神振奋,情不自禁打开了话匣子。“以诚待人”是采访过程中王老师多次提到的一个词。她认为,像今年教师节主题“爱与责任”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懂得如何“爱”学生,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尤其学生处于大学阶段时可塑性很强,如果老师没有强烈的责任心而对存在的问题敷衍了事,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尤其一些所谓的“坏”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坏”,对待他们更要以情感人,一视同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真心换真心,学生会慢慢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王老师的一位学生曾对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到教室自习。王老师发现后,从办公室倒了一杯水亲自端到了教室。虽为细节,学生却为王老师真诚的心所打动。而发生在王老师身上类似的小事数不胜数。 
  不只对待学生,工作面前王老师同样保持着饱满的热情。自2003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毕业至今,王老师主要承担了2002、2003以及2004级学生《无机化学》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质量优良,还在今年我校举办的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工作前王老师研究生期间学的是教学论,并没有系统学过《无机化学》,而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她泡图书馆,跑资料室,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求教,凭借出色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工作责任心硬是把《无机化学》“啃”了下来,在最短的时间里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期间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在教学方法上,她注重开拓创新。就拿化学教育专业来说,她要求学生“活”起来,至少站在讲台上时能够挥洒自如。她信心十足地说:“我敢保证,化教专业每个学生都是能上讲台讲课的。” 
  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王老师喜欢钻研,非常注重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多次跟随导师参加山东省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制工作。工作之余参编了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化学探究论》。其读研期间参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新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曾于同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而现在,除了教学、科研工作外,王老师还担任化学工程学院教学管理科副科长一职,在教学管理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除完成材料整理、考试报名、考务安排以及课程表编排等日常事务,维持教学科正常运转外,还负责学院本科教学评估的资料整理工作,推动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开展。面对繁琐的教学管理工作,王老师每天的工作都在紧张中开始、在紧张中结束,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对此,她任劳任怨:我是一名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服从组织安排。在王老师的眼里,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就应该发挥“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模范带头作用。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传为佳话:9月底举行的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知识测试那天恰巧是王老师结婚的日子。为了不耽误测试,上午婚礼结束后,她脱下婚纱就进了考场……由于教学管理科的工作离不开人,她没有休一天婚假。
  采访过程中,学院几名大四的学生来到王老师的办公室,跟她谈了很多关于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事情。就像朋友聊天,气氛融洽,听着王老师朴素却实用的话语,大家茅塞顿开,不住地点头……据这几位同学说,王老师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她的办公室里常常门庭若市,大家也都喜欢找她谈心,而且她总能给出一些实在的建议。学生的信赖和肯定是对一名年轻教师最宝贵的赞赏。
  采访结束了,记者已经揭开了疑惑。在院领导眼中,王平老师是青年教师中的突出代表;在学生眼里,“良师益友”是对王老师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她工作和生活的真诚与热情,源自一颗平凡而伟大的师者心。

责任编辑 :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