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国简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理工大学首次党代会党代表与优秀党员与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讲过“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曾获得2000年山东工程学院教学优胜奖。现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党支部书记。2005年度获法学院“我爱我师,我最喜爱的老师”提名。
仁者——予人恩慈,受人敬仰;志者——行千里路,涉万条河。
张连国老师在默默的将每一刻用汗水与智慧将两者凝结得近乎完美,他竭诚的努力,试图把二者融合为教师的神圣职责。
张老师治学志谨,仁情洋溢。
他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比较政治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等课。他的课有行云流水之韵,无呆滞刻板之弊,旁征博引、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教态之自然和谐,语言之干净利落,讲解之条理清晰,都印证他是一个高超的教学艺术家,使我们如沐春风,如披春雨。他把学生视为园圃的花朵,旅途的行者,自己做辛勤的园丁,热情的向导,他经常用“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意念激励自己,他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倒一杯水”。为上好每堂课,他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记录一本本笔记,写下一摞摞教案。日积月累的丰富与完善,让张老师给人以凝重感。那是老师对学生知识的负责,更是学生对老师尊敬的基石。
张老师平易仁慈,循循善诱。
他把上课当成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快乐。他通过启发、引导、讨论等师生互动方式消除课堂上学生紧张、老师压抑的负性心理,让每个人都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益处。每当课来临时,大家就有一种渴望,渴望那份激情在课堂上的释放;渴望那份心与心的相融在师生之间成为现实;渴望那种轻松的环境里交谈的快感与知识贯通的体会……偶尔回首,感到那不仅是一堂堂的教学课,更是一次次心灵与语言的聚会。
张老师品格高仁、风范扬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倘若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那绝非令人敬仰。奉献、仁爱、负责任和太多品质更被认为是这个天职的可敬之处。有一个同学考试作弊被抓,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从此不上课也不考试。张老师多次与她交谈,还把她父母找来详细商量如何帮助她,那位同学最终完整地写出了毕业论文。离校后,有一次听说她没钱租房子了,张老师二话没说赶忙骑自行车送钱去。张老师认为他是个很平常的人。他是老百姓的孩子,对教学、科研的立场是:永远为普通农民说话服务。他选择课题时也与这明显联系。他还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老师必须具备完善的人格,才能培养好的学生。他说课上不好,自己会感觉十分别扭。所以他的课堂堂精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极致——驼走大漠、鹰击长空!张老师谦虚务实。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他说自己受益匪浅。他是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的党支部书记,领导、组织并参与先进性教育。他在系统教育中,与老师交流,接受学生意见和老党员的教育,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己。张老师还善于体谅学生,戒骄戒躁,甘于寂寞,爱岗敬业;他对自己的成绩既满足又不满足,即要求自己是已经努力了而问心无愧,不虚度光阴。
张老师开拓创新,矢志进取。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张老师常用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敢于挑战一切才是真正的强者。张老师是一位有名的博导,他的研究领域宽广,研究层次深入。在科研方面,他自己作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那种忘我和执着的精神感染了许许多多身边的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知欲让许许多多的人无比佩服。他说科研必须与社会经济的重大问题相互关系,发挥国家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科研中最重要的是具备创新精神,科研要有利于社会进步,要为人类知识的建设添砖瓦。他说我们要敢为敢闯敢做,去摸索规律。他说压力很大但会自我减压,他认为一定的压力是动力。张老师科研硕果累累令人惊叹。张老师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责任感,他默默的付出,以理工之星的冉冉升起为己任;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他汲取先知,更敢于突破固有的一步;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他用信念支撑理想,用执着托起辉煌。他有一句名言:向上突破,无限可能。
充满激情的日子每一天都充实,点燃激情的岁月每一段都亮丽,张连国老师继续在满怀激情地用“仁”和“志”书写着教师这一壮丽篇章!众师如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将因此而更加璀璨夺目,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