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激情的日子每一天都充实,点燃激情的岁月每一段都亮丽,在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沈玉凤执教的十多年中,她一直用激情点燃着每一段岁月。
1990年7月,沈玉凤于吉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我校,从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课程的讲授工作。虽然沈玉凤硕士学的是计算力学专业,但是本科读的却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力学的基础并不是非常好,讲授力学课程对她无疑是一个挑战。同时她的导师告诉她:“要讲好力学课程,自己至少要做1000套题。”在困难面前,沈玉凤没有低头,毕业第一年主要是在工厂和实验室实习,她就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到图书馆借到了有关力学的大量书籍,认真进行钻研,扎扎实实地做了1000多道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做完了这些题站上讲台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站在教材的体系之上,完全站在了另一个高度。这时我也真正明白了导师的用心。”
但仅仅做题是不够的,教案的编写更重要。沈玉凤对教案的编写非常认真,上第一遍课时写了4遍教案,而以后每上一遍课,教案都不断改进,补充进一些最新的知识。天长日久,沈玉凤的教案已经积累成了2尺多厚的一大摞。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沈玉凤真正把上课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在教学中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教材中的经典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有些部分,则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她只是进行引导;有些部分则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些部分则运用多媒体,使之形象、生动;有些部分则让学生登上讲台来讲授,大家在相互学习中都有了提高;把自己课题中的有关部分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计算,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校园网采用自己开发的网络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课堂中气氛比较沉闷时,就给大家讲一些名人立志成才的小故事,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强了学生成才的决心;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写出该门课程的一个系统的总结,或是写一篇小论文……一整套教学方法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0、2001、2002三级学生的应用实践中,实践班的学生成绩及格率比普通学生分别提高了15.3%、14%、16.33%。
之所以如此认真,是因为沈玉凤认定:“要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站住讲台。当你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感到对不起学生,因为一双眼睛的背后可能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学,还有育人,沈玉凤总是将育人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上每个班的第一节课开始,针对学生既对老师感到陌生又渴望了解的情况,她首先和大家交流,要求他们看看窗外的世界,培养大家的幸福感,鼓励他们做到学习并快乐着、生活并幸福着,让学生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并要求他们挺胸抬头,坐姿端正,以饱满的精神风貌来听课。经过不长时间,相互之间熟悉后,她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篇关于生活梦想的文章,使之树立目标,激发他们努力奋斗。这一做法让很多学生加深了思考、明确了方向。有的学生虽然没有交上文章,但是悄悄地告诉沈玉凤:“我有一个理想,但现在不能告诉你,不过请你相信肯定是一个光明的理想,等我实现后再告诉你。”当课程结束时,沈玉凤又给学生布置另一篇文章,让大家对于本课程的学习进行反思: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拿什么面对未来,使大家的领悟更深了一层。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沈玉凤一方面常常向学生们灌输天道酬勤的思想,有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另一方面,每逢假期,她总是提醒学生如果回家,就帮助父母从事一些劳动,不回家就给家打个电话,报一声平安。
在抓好教学的同时,沈玉凤在科研上也没有放松。她先后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山东省教育厅课题、“九五”国家重大引进消化吸收计划项目等课题3项,其中她参与的“工程车辆铰接转向理论及新型系列铰接转向装载机开发”项目2002年9月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多篇,先后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转眼之间,沈玉凤从事教学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了。由于她讲授的公共基础课,课时多,作业量大,她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依然无怨无悔——“是学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感染,虽然生活中有一些烦恼,但是一登上讲台,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我有幸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幸福也是我最喜欢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