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书房实践团赴东营市胜宏社区调研苇编事业发展状况
作者:闫连珂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发表时间:2024-07-24
阅读次数:10

  本网讯 7月16日至7月19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实践团,以“源远流长的文脉:助推黄河非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至东营市胜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了解苇编文化、体验苇编手艺、参观苇编基地、采访苇编手艺传承人为主要活动,深度调研东营市黄河流域苇编事业发展情况。

  实践团成员来到胜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后,便在李光祥的引领展开有关苇编主题的活动:李光祥首先带领实践团成员查看社区工作人员的苇编编织情况,并对实践团成员展开有关苇编技法的文化讲解,整体讲解结束后,又同时介绍苇编基地工作人员的自身情况,以及相对应从事的苇编技艺。在了解苇编基地的大致后,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地引导下,积极开展苇编手艺体验活动。

  据实践团讲述,整个过程是相当轻松愉快的,在教授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耐心有加,成员们很快掌握编制技巧,并合力制作了一把芦苇扇。随后,实践团成员也适时展开活动,目标锁定在党群服务中心正在玩耍、学习的孩童中,征求其家长及本人意愿后,将其聚集在一起,展开一堂苇编编织的课程。 

  实践团成员在体验真实的苇编手艺制作活动后,又对宏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期从事苇编手艺的工作人员展开采访与询问,主要访问对象有负责人李老师以及刘学长,外加一系列从事苇编手艺的残障手艺人。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处苇编基地是在政府地大力推动下建立而成的,而我们所参观、记录的苇编工艺品,皆是出自李光祥之手,除此,另外的一些苇编制成品,不仅来自于李老师手中,还来自于大量从事苇编工作的残障人士手中,这些残障人士或是一些具有残障问题的社区居民,亦或是一些是属于政府劳务派遣的特殊人士,而这处苇编基地也正是他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庇护所,许多残障手艺人在基地通过手工编织苇编艺术品来进行谋生,这使得作为非遗传统的苇编文化更具深度与内涵。 

  非遗书房实践团成员表示,这几日的黄河苇编事业的实地探访研究是意义非凡的,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能够记录、收集黄河苇编发展的最为真实、最为确切的资料,了解苇编事业最为具体的传承情况。与此同时,还能够体验苇编手艺制作,真正地参与到苇编事业的传承过程当中。实践团也真诚祝愿,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推动下,非遗手艺会继续在东营市、在整个黄河流域中熠熠生辉,释放着无限的希望与生命力。  

责任编辑:张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