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合:聚焦聚力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
作者:李志合
来源: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23-03-24
阅读次数:37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省属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学习期间,通过听取辅导报告、静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和交流研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党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感骄傲,备受鼓舞。不但进一步领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同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动力,在应对面临的风险挑战面前更加坚定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乡村不仅要生态宜居,而且要和美;不仅要让农民住得好,也要让农民就近工作,就近就地谋生。国务院原副总理孙春兰指出,“要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就业。”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西方对我国高科技的打压持续不断,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不折不扣地深入落实党赋予高校的伟大使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主动承担落实相应的任务。农业工程作为涉农学科,也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在聚焦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基础上再聚焦,以现代农业装备为核心发展领域,实施多学科交叉与聚焦,聚力培养农业装备领域的高素质急需人才,解决智能农机装备“卡脖子”技术和短板弱项问题,为向山东省农业装备强省进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为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人之一,要在学校统筹布局与领导下,全力协同做好农业工程学科聚焦和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再聚焦工作。一是做好科研方向的调研论证,在进一步强化传统粮食作物播种收获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农业装备发展战略和短板弱项、山东省农业特色和我校学科分布情况,协同相关学院做好新能源、特色果蔬、马铃薯和农海产品加工方向的团队培育,在农业装备领域强化优势、做出特色。二是强化“走出去”,提升学科影响力。重点强化农业装备领域专家的交流与汇报,支持师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筹建大学生智能农机大赛、全国智能农机青年学者论坛等品牌活动。三是强化平台建设,围绕黄河流域农业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保护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流域生态无人农场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并争取农业农村部学科群实验室,联合时风集团、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等申报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四是强化有组织科研,重大重点项目学院一盘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亲自跑,围绕“十四五”工厂化农业、农业面源污染、乡村振兴等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多方争取资源,积极参与指南编写,积极承担和参与项目申报,实现年均牵头或申报3-5项;着力科研工作新的增长点,组织和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合作类基金等各类国际合作项目申报,将国际合作项目作为科研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五是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加强与农业装备生产制造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申请获批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学院,并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学院,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协同,力争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做出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水平。六是积极精准引育人才。在实行青年博士按团队和科研方向精准引进的基础上,强化现有人才培育,近3年获批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5个,青年泰山学者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目前正全力开展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能够承担大项目农机装备人才引育工作,力争实现每个研究方向均由省级以上人才作为带头人的人才团队建设。

作为农业工程学科依托学院主要负责人之一,将围绕学校“开拓进取年”主题,团结好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扛起发展重任,发扬担当精神、奉献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提振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聚力求突破,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不断改革创新、细化落实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

责任编辑:范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