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徐启达:以优良作风为引领 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作者:徐启达
发布时间:2022-05-06
文章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163

学校把2022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高瞻远瞩,恰逢其时,与上级决策部署不谋而合。按照学校要求,学院出台《机械工程学院“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实施办法》,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锣密鼓加紧部署,把作风建设作为年度头等大事,以期通过作风建设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部署启动、征求意见、集中排查、建立问题清单等前期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学院将按照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围绕高水平一流学科建设,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推进。

一、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党建水平大提升

作风建设,党建工作是着力点。一是切实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书记、院长作为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三对照、一结合”工作要求,带头查摆问题。党委班子成员以“谋大事,把方向,稳大局”为第一要务,团结合作,明规矩、细分工、多沟通、巧补位。二是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本年度机械制造系教工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该支部以实际行动开拓了以学术带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学院将以该样板党支部创建为龙头,辐射其他党支部创先争优,争取由“一枝独秀”变为“花开满园”。三是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院117名教工党员,通过“亮身份、践承诺”,主动担当,在教学科研攻坚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全院上下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党建作风。

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作风大转变

作风建设,工作作风是关键点。学院以省委提出的“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为建设标准,并以此为出发点抓工作作风建设。针对“怕苦怕累、追求享乐”“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等八种不良作风表现,分三个层面推进工作作风建设。一是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要敞开大门听意见,还要时常到基层串门听建议,消除距离感,提升亲和度,着力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成为大家有困难时能够想起来的那个最坚强后盾。二是各科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明确科室职责,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助推学院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提升。三是通过工作作风建设,使系(中心)主任、副主任、秘书,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管理人员,切实提升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师德师风大改进

加强作风建设,师德师风是重点。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抓好两支队伍建设,抓好“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的教师队伍和“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的管理服务队伍。近3年,学院引进青年博士教工50余人,学院年轻教师占比接近50%,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入口关要考察的第一标准,更是教师成长路上要始终扛在肩上的一杆标尺。因为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才是“真人才”。学校近期下发了《山东理工大学“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学院将以“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为契机,“树师德、正师风”,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警示教育,树立红线意识,通过榜样示范,强化正向激励,引导广大教职工主动提升自我修养,树立高尚职业理想,推动思想认识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职业素养大改进。

四、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学习风气大改善

加强作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难点。学院提出“重思政、抓学风、强素质、守底线”的学风建设思路,推进“五育并举”实质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学校进行聚焦发展。反观学生培养质量,与一流学科定位还有不小的差距。学院提出要以培养和一流学科相匹配的一流本科生为“五有”人才的显性指标,以学风“三升三降”为量化指标开展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牵引,构建“三全育人”特别是专家教授育人的机械“顶配”课堂,让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高质量发展真正惠及学生培养,并以此提升学生成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院社会美誉度,使机械学子成为一流学科的“代名词”,不断成长为服务山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国工匠。

学风建设是就业工作的坚强保证,就业质量是学风建设的衡量指标。学院坚持把就业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在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思想引领、精准就业指导、完善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守正创新,狠抓落实,持续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及时优化专业设置,新上“智能制造”本科专业,大力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不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美誉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五、加强作风建设,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大突破

加强作风建设,一流学科是落脚点。《山东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强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我校机械工程学科未来5年的发展擘画了宏伟的发展蓝图,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路线,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机械工程学科在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基础上,将以全国第六轮学科评估进入A-档为目标,以学科评估关键指标为导向,紧盯学科评估关键要素,多措并举,聚焦聚力,促进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一是在学科方向和发展规划方面,筹建了以卢秉恒院士为主任的机械工程学科聚焦协同中心学术委员会;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基础共性学科前沿凝练了6个学科研究方向;制定了聚焦协同中心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和标志性成果培育方案;筹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山东分中心,与山东省相关头部企业、骨干企业积极对接,促进合作共建。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强化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密切结合,强化课程思政,夯实教风学风。学院目前2个专业已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力争再新增1个;2个专业已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查;新增智能制造工程1个新工科专业;建设省级一流课程7门,2022年力争建成1门国家一流课程;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教学研究方面,2022年获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与山东新华医疗合作规划建立特色化高端医疗装备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与潍坊歌尔、豪迈机械等头部企业合作筹建以智能制造为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三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能力,通过组织1对1指导、高水平专家线上、线下交流、学院集中指导等方式,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组织教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其中包括面上项目24项,杰青项目1项;2022年已获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项;力争卢秉恒院士团队500万元以上技术开发项目、风电研究团队500万元以上技术合作开发项目在7月前落地;申报山东省科技奖3项,包括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行业协会奖3项。四是在人才工作方面,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要素,强化“团队引人”措施,精准引进青年博士7人、兼职教授2人;组织申报了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和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学校加强作风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有关通知要求,紧扣学校和学院“十四五”发展目标,围绕高水平一流学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改革创新,统筹疫情防控,加强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能量满满的舆论环境和凝神聚力、干事创业的学院环境,切实通过作风大转变带动工作大提升、事业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范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