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首页  专题报道  身边的榜样  最美教师、最美教育工作者   
周长城:爱筑长城千万里 教书育人担使命
作者 :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
发布时间 : 2020-05-25
阅读次数 : 423


周长城老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多次为学生做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学术讲座等报告,以其自身示范引领良好学风和浓厚学术氛围。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用“爱心”温暖学生,用“激情”激发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魅力”感染学生。先后获山东理工大学“教书育人标兵”“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因材施教寻规律 躬身实践重研究

周长城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考研和就业及影响分析,建立了大学四年在不同年级文化教育和学术氛围培养的教育内容、教育重点和方式方法,在大学一、二年级,以专业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学习态度和方法教育为突破,以培养良好的素质、品德和学风为重点;而大学三、四年级则以文化教育、学习方法、学术氛围培养及毕业教育为主,以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关键。他在完成繁重科研任务情况下,还先后主持省级教研项目4项、校级5项,发表教研论文9篇;出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专著《科技创新与专利申请实务》1部,用于指导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出版本科生教材6部、研究生教材2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

用心施教搭平台 以身示范作引领

围绕着打造良好学术环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周长城在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新实验楼,构建了一个42m2、人文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的“交通学院大学生教育发展指导室”,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学习、考研及就业指导,为大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教育指导环境和平台。该大学生教育发展指导室的建设得到了学院、学生工作处及学校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根据地”“加油站”,并曾在学校电视新闻及网站上给予报道。

以德施教承传统 不忘初心塑新人

周长城作为全校通识课程“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建设负责人,坚持“文化教育人、学术培养人、环境影响人”的理念,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的思想、理念和精髓进行提炼,并结合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和需要,及时组织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利用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按“”的道德规范行事,即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与最佳的人、说最佳的话,寻找最佳的方法、办最恰当的事情;教育大学生内心要充满“仁爱”思想,首先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及爱所有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然后是爱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课程。只有内心充满了“爱”,才会有学习的内在动力。他根据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教学思想,教育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感悟及实践精神,做到“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并且有所思考和感悟,同时尽量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他采用孟子“养、反、化”理念,对大学生的为人进行教育。他教育大学生或研究生要经常保养一下自己的心灵,使得自己的心理健康,不仅具有健康的身躯,还要有健康的心灵;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有不足或过错,遇事不要只是说对方不足,而应该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思考一下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对或不恰当,学会换位思考;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升化自己的思想和心灵,使自己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采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大学生处事之道进行教育。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做事要符合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教育大学生无论是当前的学习还是将来的科研,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符合规律。当前学习应该分析把握各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及其内在规律,对课题研究要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内在的规律,通过分析和研究,最后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同时,他利用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教育大学生尊重自然和规律,因为只有尊重自然和规律,才能探索事物内在的规律。

教育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素质修养,增加人格魅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方式和方法,构建良好学风;通过结合科研学术报告,可激发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

全面施教举新措 “五位一体”育新人

良好学风及浓厚学术氛围的建设,利用单一的政治思想教育很难奏效,这也是目前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难点。为此,周长城结合学风及学术氛围构建的教学项目,并根据当前大学的特点,对当前高校良好学风及浓厚学术氛围建设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政治思想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及学术报告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及浓厚学术氛围建设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并进行了教育实践和推广。

他开展人生数学模型的教育与实践。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不珍惜时间、不珍爱生命,喜欢拖延和平时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的等不良习惯,周长城建立了“人生数学模型”学风教育方法,将人生数学模型进行分段、量化。通过人生数学模型,教育学生:一生很短暂,任何人的年龄再加上“25左右,将是当前父亲母亲的状态,如果不珍惜现在的宝贵学习时光,青春年华将很快就逝去,将会一事无成。教育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人生数学模型的教育,可震撼学生心灵,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短暂,让学生珍惜生命、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劲头,学风明显改善。

他开展“基于大学生经济消费分析的感恩父母”的教育与实践。针对当前大学生大都是90后的独子,自我意识特别浓,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知道父母辛劳的很少的现状。周长城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与大学四年经济消费进行了实际调查和分析,然后对大学生进行感恩父母教育,建立了基于大学生经济消费分析的感恩父母的学风教育方法,并进行了教育实践。实践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大学生经济消费分析的感恩父母的学风教育方法,对于促进研究生学风建设非常有效,可强化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教育,可引导大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学风和学术氛围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他开展理想信念与未来事业规划相结合的教育与实践。周长城针对传统思想教育很难激励学生长时间的奋发学习,大都是保持三分钟的热度,过一段时间就会又放松自己的学习的现状,建立了理想信念与未来事业规划相结合的学风建设教育方法。通过理想信念及未来事业规划教育,使大学生在心里都树立和描绘出自己的一个理想或奋斗目标,即未来的事业规划,从而认识到将来要干成一番事业才对得起人生,同时必须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实践结果表明,周长城这一方法是非常奏效,使大学生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或将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从而激发了刻苦学习的斗志,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他开展严格教风及教师人格魅力感染促进学风建设的实践。周长城深刻感受到,教师的教风、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和学术氛围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最近几年他以其严格的教风、勤奋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良好学风及浓厚学术氛围建设进行了实践。首先,他建立了严格的课堂纪律:上课不允许迟到,迟到者进行自我检讨;课前实行报数,课间由班长将缺课的人员名单交给老师,课后及时将缺课名单通过E-mail发给辅导员;上课不允许玩手机,如有发现,前几次警告,随后没收一周;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没有及时复习且回答问题错误者,写检讨书待下次上课前上交。其次,周长城还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楷模和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做到,即教师上课不迟到,课前认真备课,并且讲好精彩每堂课。实践结果表明,以严格的教风及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可有效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他开展学习报告与学术报告相结合促进学风建设与实践。周长城根据不同学期和阶段的情况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相应的学习报告和学术报告,以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期间,他还多次到山东省其他高校(山东青年政治干部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进行学风建设、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及提高学术水平方面的作交流报告

终身施教担使命 为人师表不负心

周长城注重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实践。作为“汽车理论”省精品课程负责人,他非常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了善于发现能力培养点的教学方法;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学内容研究,提出了讲好一门课程的前提是讲好绪论,重点是给出每章的知识逻辑链,关键是找出每堂课的创新能力培养点,难点是与科研的创新研究成果及创新思维和方法相结合;同时,注重毕业设计重要环节,建立了本科毕业设计按研究生要求进行指导培养的理念和毕业设计分段式能力培养指导模式。

周长城注重教材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与实践。他始终将编著、编剧、导演和演员四位一体的授课境界作为自己所追求的境界,始终将启迪学生智慧、创新思维方式、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爱教学作为自己的爱好,因此,周长城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思维和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自己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编写教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我校才培养要求,让教师更加熟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周长城注重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实践。作为专业课及任课教师,他深刻感受到只有在科研上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并将科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讲出教学内容的灵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周长城在科研上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在辆悬架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2017年入选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的西部人才计划。同时,注重将教学与科学相结合,将科研成果、创新思维、方法和理念,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相结合,拆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总结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整理了系列经典创新案例,建立了基于经典创新案例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出版教育专著《科技创新与专利申请实务》,用于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他指导的研究生,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26项;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1项;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2项。

责任编辑 : 范卫波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